儿女对父母是否该去养老院的挣扎?不妨来看丹养老公寓,我们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2022/3/17 20:40:03 ('互联网')
在中国,60岁左右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人群被称为“新老人”,他们“不是照顾老的,就是照顾小的”,60岁老人照顾着80多岁父母、花甲老人赡养银发老人的困境已成了当下中国的一副沉重图景。
在中国,大约有2.5亿这样的“新老人”:儿女还未成家立业、自己已经老去、父母年迈又急需照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成为了压在了这些中国家庭身上的重担。
先看看两则媒体报道的“新”老人的养老困境吧:
故事一:李建的养老困境案
李健 1964 年出生,今年57岁。他的母亲今年 85 岁,去年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中度。进入 2021 年以来,李健发现母亲在逐渐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虽然已经住在家里离卫生间最近的屋子,起身去的路上,她的小便甚至大便就会渗漏出来。母亲拒绝穿成人纸尿裤。
李健和妹妹每周轮流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进行照护。轮到他家时,母亲扶床起身或者穿上拖鞋往房间外走,有丝毫动静,李健都会立刻竖起耳朵,不论自己在做什么,一颗心总是提着。
2019 年,母亲的骨折和被查出患阿尔茨海默病成为李健家随后一系列连锁反应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那时,李健还有两年多就退休,原本已经做好计划。“我是有自己追求的。”他说。
但为了照顾母亲,李健在今年申请调离了一线。这让他在没有特殊安排时可以自行支配时间。现在,李健隔周上班,因为母亲身边已经离不开人了。
李健的母亲原本跟妹妹一起住,得病后,兄妹二人商定,每周轮流把母亲接到家里照护。“一个人看护,挑战实在太大了。”
“生理上是一方面,最大的还是心理上的,因为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是个头。那时还没申请二线,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做。”李健回忆说。
其实,李健和妹妹之间其实已经达成了共识,母亲最终会被送到养老院,但没想到,母亲的妹妹却不同意,她说“你看你妈在你们的照顾下多好,还是自己子女照顾得好”。
故事二:林波的自述 父母在80多岁时越来越需要专人照顾
我的双亲一直和我一起生活,主要由我和妻子照顾。爸爸身体还好,每天出去散步遛弯,妈妈只能自己在家。
妈妈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双腿走路也不灵活,已经摔了几次跤。有一次,妈妈在厨房跌倒了,头撞到门框,血流了出来。
接电话后我匆匆回家,看到地上有血迹,母亲惊恐万分,我偷偷抹了抹眼泪,要找保姆,但有洁癖的妈妈坚决不同意。
最终,我想到了送父母去养老院。但父母却一辈子都在工作,操劳一生。尤其是母亲,从结婚开始就照顾老人,还和公婆一起养育几个叔父,非常辛苦。生完孩子之后,她甚至连一夜都没有好好睡过。退休之后,仍然照顾着三代人的饮食起居。对于这么辛苦的老人,我不忍送他们去养老院,怕老人伤心。
妈妈再次跌倒时,我向妈妈提出了送他们去养老院的建议。妈妈的眼睛模糊了,眼角红了,看着我说:行,等我走不动了,躺在床上,不用你照顾,我就去养老院。我把头埋得很深很深,觉得很对不起,打消了这个念头。
林波自己已经62了,两个妹妹也即将过60,老岳父87 岁,老岳母 85 岁,儿孙都在国外。妻子跟她同岁。在照护林波母亲期间,林波的妻子也在照护自己的父亲,直到老人离世。
在林波的好友中,不止一位为了方便照护父母,在退休后直接搬到父母家里。但最终身心交瘁,走在了父母前头。
儿女的挣扎: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