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加快构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 2016-05-04

太和养老网讯: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转型,重点打造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推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调发展……正在酝酿中的《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将从制度、政策上夯实老龄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石,对期待于更好养老的市民,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截至目前,淮北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约为32.9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5.24%。面对“银发浪潮”,淮北市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正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质量并重的养老服务体系。
  有养老需求的市民,选择范围已经扩展到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政府、社会两翼联动,养老机构建设实现了大跨越,供需矛盾有效缓解,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11家,床位1276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量39.9张,新建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开展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功能。其中,承担养老“重头戏”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预计2015年覆盖100%的城市社区,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
  通过制定出台《淮北市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敬老院公建民营暂行办法》等规章,养老机构建设和改建得到规范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还开展免费培训养老机构负责人和养老护理员活动,强化服务理念,增强管理能力,近年来累计组织50名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长参加民政部的免费培训,均获得中高级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
  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步伐,年内取得进展。市民政局联合市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鼓励将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共养老机构转制成企业,试点单位古饶镇赵集敬老院已完成资产登记。其他县区8家试点单位将在年底完成试点工作,逐步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保障空巢、老龄、失能等困境老人养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代养服务。
  针对失能失智养老的现实需要,今年以来,淮北市探索发展医养结合型老年公寓,四种“医养结合”模式逐步完善,即:以医辅养模式。对于医疗资源闲置的国有医院,发挥自身医疗技术资源优势,采用新建养老科室、改建转型养老机构等方式,实现医疗和养老的融合。以医带养模式。对于实力较强的民办医疗机构,采取以项目资金为引导,鼓励其依托自身医疗资源,延伸产业链条,临近建设养老机构。以医托养模式。对于基础较好的养老机构,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入专业的医疗机构,实现养老服务的整体托管。以医联养模式。推动敬老院、养老服务站与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卫生室加强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养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