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养老网讯:随着养老课题的逐步重视,新的族群随之诞生——护老族。小编在此和大家一起了解关于护老族的相关知识。
“护老族”主要是指“安排父母养老的人和照料护理失能老人的人以及他们的群体”。护老族一词在英语里表现为“Carers”;在日语里表现为“介护者”。 即便是在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安排父母养老或是照料护理失能老人,对于护老族来说也是相当辛苦、负担很大的事情。护老族的负担主要有精神上的负担、体力上的负担、经济上的负担。
发达国家在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如何关怀和支持护老族,帮助护老族减轻负担,并且提出了一个口号:“Care for the Carers(关怀和支援护老族)”。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护老族安排好父母的养老而且更持久地照料护理好失能老人。
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需要子女和技术照料护理的七、八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大约有1亿人(包括失能老人),要安排这些高龄老人养老或是照料护理失能老人的护老族至少也有2亿人。可以说,护老族是中国社会老龄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但是,这个新的群体很少受到关注和关怀。“未富先老”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一个特点,由于是“跑步进入老龄社会”,所以,刚刚起步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一时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养老需求,于是,安排父母养老、照料护理失能老人的重担就压在了护老族的身上。
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国家和社会要求中国的护老族更好地履行孝文化,安排好父母的养老,照料护理好失能老人,同时,社会也应该理解、关怀和支援护老族。中国的护老族,孝亲孝子任重道远、负担也很重,他们需要理解、关怀和支援。
“护老族”网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的护老族主要由两代人组成,首先是”50后和60后”这一代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本身已经步入老龄社会,既要考虑自己的养老,还要照料护理自己的高龄父母;紧接着的是“70后和80后”这一代人,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也可以称作“独生子女护老族”,这是中国独特的护老族群体,因为在“421的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护老族”所面对的安排父母养老的问题远远比他们的父辈困难得多。 在中国的护老族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特殊的群体,例如,那些离开家乡到“北上广”打拼的一族,当他们在“北上广”站稳脚跟的时候,如何安排家乡父母养老的问题立马出现在眼前,我们称他们为“北漂南下护老族“;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趁着“出国留学潮”、或是近年赶着“移民潮”出国的一族,当他们在海外定居下来的时候,就开始被如何安排国内父母养老的问题所困扰,我们把他们称为“海外护老族”。
中国的护老族,基本上都是人过中年,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工作上的竞争压力和一时还不清的房贷,生活的担子本来就不轻,如今,又要安排父母养老,如果父母多病或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话,处理不好,自己就会被“压垮”。
“护老族网”在研究分析中发现,中国的护老族主要有三大负担: 第一个是“精神上的负担”,我们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如何安排好父母养老,令人头疼,长期照料护理家中的失能老人更是费神伤心机的事; 第二个是“身体或是体力上的负担”, 安排父母养老、长期照料护理家中的失能老人,对于上有老下有小又有工作上的竞争压力的护老族来说,身体“扛得住还是扛不住”至关重要; 第三个是“经济上的负担”,大多数的护老族父母每月的养老保险金不多,要安排好他们的养老,特别是父母生病住院的场合,作为子女每月应该给父母养老提供经济上的支援,现在,公办养老院排队进不去,民办的收费高,让父母入住这类养老院,护老族也必须提供经济上的支援,等等。 护老族的烦恼多多,社会要求他们尽孝,而护老族则会说,我们多有一颗尽孝的心,但是,有谁来关心我们?有谁知道我们的烦恼?有谁来减轻我们的三大负担呢?
姓名:
年龄: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