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瞄准“高校退休人群” 称借鉴美国模式
发布时间: 2016-04-19

太和养老网讯:2014年10月18日,由清华房地产校友会、全联房地产商会与宏福集团联合主办的“清朋华友学子园落成庆典”在北京温都水城金色大厅隆重举行,来自清华校友总会、清华离退休处、清华房地产校友会、全联房地产商会等机构的嘉宾与清华、北大两大高校的老校友、老教师,以及二十多家权威媒体记者,共600余人见证了这一盛典。
  上午9时许,清朋华友学子园(以下简称“学子园”)落成揭幕仪式在北京温都水城金手杖国际养老公寓3号楼前正式举行。出席揭幕式的重要领导及嘉宾包括: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慕津,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北京电影学院原院长、书记王凤生,清华房地产校友会会长、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晓丽、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陈伟强,清华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刘秀成,全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路劲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单伟豹和宏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等。
  两大地产行业组织携手打造“学子园”引领养老模式创新
  据学子园项目发起人、清华房地产校友会会长、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介绍,清朋华友学子园是清华房地产校友会与全联房地产商会联合推进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两大地产行业组织在携手推出《中国绿色养老住区联合评估认定体系》之后,开展中国养老模式创新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实践。学子园充分依托清华等高校庞大的高知养老消费人群以及全联房地产商会的专业优势,在全国核心城市寻找合适的地块新建或与其他在建、已建养老项目开展合作,打造专属于清华以及其他高校老校友、老教师等高知老年人群的养老社区。
  作为养老模式发展新趋势,“学子园”充分借鉴了美国大学校园养老社区模式。据了解,近年来,美国高等院校掀起了一股“返回母校度晚年”的热潮。位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里的“大学村”退休社区,专门招收本学校的校友,目前住户平均年龄77岁,老人们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和年轻时代的校友们一起聊天,偶尔还去看球赛、听课。在“大学村”里生活,让老人们觉得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周围都是同龄人,没有压力,每天都是开心的欢聚。
  学子园落户金手杖国际养老公寓首席“高校退休社区”京城受亲睐
  作为中国学子园养老新模式的首个示范项目,清朋华友学子园以“金色年华,叶落归校”为运营理念,旨在面向清华校友、教师及亲朋好友量身打造,通过营造浓厚的水木清华氛围,凝聚具有相同价值观、事业有成、思想超前、期盼崭新退休生活方式的朋友圈。这种模式得到了清华等高校的认可以及北京宏福集团的大力支持。经过前期的深入考察及调研分析后,学子园正式入驻宏福集团开发的金手杖国际养老公寓3号楼。
  作为学子园首个签约入住业主,聂梅生会长总结分析了该项目的几大优势:1、交通便利、距离市区近;2、靠近医疗资源,与安贞心康医院只有5分钟距离;3、周边有高校资源、文化气息浓厚;4、已建立与海南博鳌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候鸟式联动。
  在当天举行的清朋华友学子园入住及新会员签约仪式上,二十多位老人正式入住,并有近五十位客户签署意向协议。此前,在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的支持下,清华房地产校友会组织的多次参观和体验入住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清华校友、教师及亲朋好友的参与。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民营养老公寓最大的困境是入住门槛高。但未来发展养老公寓始终是中国老龄产业化的一个方向。面对当前尚不完善的养老公寓市场,拥有相对较高经济实力的高知退休老人,无疑将成为社会化养老转型的核心人群。因此,面向知名高校的校友、教师及亲朋好友进行养老项目的定向开发,无疑也成为破解民营养老公寓低入住率的一剂良方。随着“学子园养老模式”的逐渐发展及完善,未来有望激发全国养老市场的健康发展。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