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养老驿站15分钟快速救助

 

2025/3/3 12:56:55 ('互联网')



  老人独自在家突发紧急状况,这是子女最担心的事儿。去年5月,东城区在东花市街道南里东区驿站启动首个“15分钟救助圈”,救助圈以养老驿站为核心,辐射周边,让空巢、失独、孤寡等困难老人有了“守护者”。如今,“15分钟救助圈”已经运行了近一年,东城区已有10个街道17个养老驿站实现了“15分钟救助圈”全覆盖,40多位老人得到过不同程度的救助。

  入户救助:前东养老驿站,接电后7分钟敲开门

  前门地区的前东养老驿站,坐落在老城区里,周围大都是胡同或老旧小区。“刘奶奶过来啦,您先坐下歇会儿,我马上给您拿饭去。”正值中午饭点儿,站长刘宝三热情招呼着前来吃饭的老人。在刘宝三眼里,养老驿站服务范围内的这些老人,都跟自己的父母一样亲,谁有高血压,谁的子女经常不在家,他大都了如指掌,而且记在了他的“15分钟救助圈”名册里。
  一天早上8时刚过,驿站突然接到80多岁张奶奶的来电。电话里,老太太的声音颤抖了:“你们快来吧,我老伴儿犯病了。”刘宝三对这老两口非常熟悉,两人都是80多岁高龄,老爷子腿脚不太好。刘宝三赶紧喊上一个同事,抄起急救箱,跨上电动车,7分钟之后就敲开了张奶奶的家门。进门一看,老爷子浑身僵硬,轻微颤抖,身体还有点儿发凉,“我当时觉得有点儿像心梗。”所有“15分钟救助圈”的工作人员都曾经接受过急救训练并取得了急救证,刘宝三根据所学进行了初步判断。他果断从急救箱里拿出血压仪,“血压偏低!赶紧打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需要提供准确的地址和电话,张奶奶早已慌了神儿,最后还是刘宝三上报了地址,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对方以防万一。打通了急救电话,两位驿站小伙子立刻分头行动,一个下楼接救护车,一个留在楼上照看老人。“老人住在前门东大街,这片儿很多门牌号都看不清,如果楼下不安排个接应的,找起来还挺费时间的。”大约30分钟之后,急救车到达,与此同时,老人的子女也接到电话赶到了。
  急救人员为老爷子测了血压和心电图,需要送去医院再仔细检查。刘宝三和同事又陪着老人去了医院,确认老人身体指标正常后,直到上午11时左右,他们才从医院离开回到驿站。

  甘雨社区驿站,送餐发现老人晕倒

  位于东华门街道的甘雨社区养老驿站,也曾遇到过老人突发疾病的情况,而且还是驿站工作人员在送餐过程中意外发现的。
  一天中午,甘雨社区养老驿站工作人员董祥照例出门送餐,走到其中一栋楼的时候,突然发现有点儿不对劲。以往每到这个时间,70多岁的袁奶奶都会走到楼道口迎着董祥。可送餐当天,董祥没有看到袁奶奶。“她当天订餐了,但是人没出来,我就觉得很奇怪。”董祥带着疑问走到了袁奶奶家门口,敲门没人应答,门里却有窸窸窣窣的动静儿,董祥判断,老人可能出事儿了。于是,董祥赶紧跑到老人所住楼房的传达室,凑巧的是,为了防止老人独自在家出现意外,传达室特意保存了老人的家门钥匙。打开门一看,老人果然晕倒在了家里,董祥赶紧叫了救护车,将老人送去了医院,所幸老人已无大碍。
  “其实救助圈不仅仅是老人遇到问题联系我们才起作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同样能够起到作用。”董祥说。

  经验之谈:相互信任贴心服务,老人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驿站

  实现了“15分钟救助圈”的17个东城区养老驿站,都是由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负责运营的。该公司东城区品牌经理李桐介绍说,17个“15分钟救助圈”的运转全部依托养老驿站,以驿站为核心,辐射周边1至2公里范围内的空巢、独居、失独等困难老人群体。每个驿站配备3至5人,这其中包含工作人员以及从社区吸纳来的志愿者,17个驿站的70多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可以按时守护周边上千老人的安危。
  “我们选取的志愿者都是具有护士、医生等医疗专业背景的社区积极分子。”李桐说,驿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部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并且取得了急救证,他们都具备外伤包扎、骨折后如何搬运、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懂得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该如何对老人实施基础救助。在工作机制方面,17个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的“救助时间”为早上9时到下午5时30分。“我们会给老人提供离家最近的驿站电话,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上门提供救助服务。”李桐说,“很多老人家的电话机旁都会有一张写着常用电话的纸条,我们把驿站的电话写在上面,老人一目了然。”另外,有的驿站还自发制作了塑料手环,将驿站电话印上手环,方便老人随身携带;有的驿站配合街道安装了一键呼叫装置,老人连电话都不用拨打,遇到突发情况,只要按一下墙上的按钮,就能立刻通知驿站。
  李桐说,平日的服务当中,驿站和老人之间相互信任,老人遇到问题会第一个想到驿站。“比如有的老人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心梗,只是觉得有点儿胸闷,他们会打给驿站说自己不太舒服。”刘宝三说,增强驿站与老人的黏性,除了靠驿站平日组织的活动,还需要靠驿站贴心的服务。刘宝三所在的前东驿站有一位94岁的高龄老人,子女为他在驿站办理了陪同就医服务,一开始,每次去医院,老人对工作人员李阳萧的态度都不好,面对老人的坏脾气,小李从不还嘴。老人因为下肢瘫痪,只能坐轮椅,今年1月份,老人生了褥疮,每周都要去一次医院做治疗。小李每次陪同就医,早上6点多就到了老人家中,推着轮椅,徒步往返5公里,将老人送去送回。就这样,小李坚持了一个多月,把老人感动了,老人对小李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以后只让小李陪着,子女有什么话也给小李打电话让他跟老人说。”
  李桐说,和拨打急救电话相比,驿站的“15分钟救助圈”具备距离短、反应快的优势。如果老人拨打急救电话,一方面可能说不清当时的情况或自家地址和电话,延误重要时间;另一方面很多老人都住在老旧小区,急救车到场后往往需要时间寻找准确地点,如果先通知了驿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仅对老人的情况较为了解,还能提供应急救助、安抚老人情绪、协助急救车抵达、帮忙抬担架等工作。

  救助瓶颈:“救助圈”遇开门难,驿站呼吁政府补贴

  居家老人突发疾病或遇险,遇到这些情况,都需要有专业的应急救护人员上门提供紧急救助。而养老驿站是距离老人最近的服务机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5分钟救助圈”应运而生。
  “15分钟救助圈”启动近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收效,10个街道的40多位老人因此得到过救助。然而,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驿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遇到了一些阻碍。
  最主要就是开门难,假设只有一位老人在家突发紧急情况,自己无法开门,这种情形下,如果驿站的工作人员强行破门,就会遇到法律风险,现场求助公安等部门,也会延误时间。另外,当老人身体不适无法打电话时,也会延误抢救时间和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安定门街道出资为辖区困难老人免费提供了智能穿戴设备,一旦老人发生跌倒或晕厥,设备会自动报警,第一时间通过系统提示驿站,然而一套设备至少上千元,让老人出资购买实在有些困难。养老驿站呼吁,如果政府能通过补贴的形式解决部分费用问题,那么老人在家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