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都说永乐大典正本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为何不挖

 

2023/7/18 2:16:57 ('互联网')

本文目录

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

谢谢邀请。回答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的问题,先说说何是外罗城。外罗城的原意为城外的大城,东晋以后建业城外只有竹篱,齐高帝时为防盗建外城,称外罗城。而皇陵的外罗城是在陵园宝城和城前方院之外在设有外垣,形状前方后圆。明十三陵中,只有永陵、定陵有外罗城。

明永陵和定陵的外罗城是怎么来的,还要看《明史》和《明实录》中是怎样记载的。

据《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五至卷一百八十七记载,嘉靖十五年(1536年)永陵动土兴建前,在拟定陵寝规制时,就涉及到了外罗城建造问题。

永陵

永陵选址后,该年四月初九日,世宗在天寿山行宫召见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等人,商议修饰七陵及营建山陵(即后来的永陵)事。礼部大臣上奏了较详细的修陵建陵事项。其中一项是人事设置,包括设总督工程武职大臣、工部堂上官、总拟规制礼部堂上官、总督官军兵部堂上官、科道官、各衙门选取才干官各一人,协同工部堂官兼理工程。又建议“寿宫规制,合钦遵圣谕量拟长陵,本部行内官监会同画图,上请钦定”。

山陵预建定下来后,世宗又觉得心里不安,他对李时说:“山陵预建已定,但朕恐德泽不曾沾民,遽自图以重劳民力,又未知将来公论何如,朕心寔愧惧,今可敕问臣民许我否?”结果是府部等衙门及百官都上疏“当建”。

永陵

四月二十日,世宗命郭勋、李时主管建造事总督工程,命少保礼部尚书夏言协助主管建造事,总拟永陵规制,并确定修理七陵为四月二十二日卯时(5时至7时),预建山陵(即永陵)为同日申时(下午3时至下午5时)。

外罗城是干什么用的?

五月,夏言等人将画好的永陵设计图呈上御览。世宗看后,下令礼都会同郭勋、工部官员、翰林院讲读等官员再共同商议,将皇妃从葬帝陵的方式也画出图来,一并送给他看。

大臣们明白世宗的用意,要把皇妃也考虑进来。他们画好图呈上,并上奏说,过去皇妃从葬的情况在《会典》中有记载。“今拟于外垣之内,宝城之外,左右相向,以次而祔,庶合礼制,谨画图贴说呈览,仰请圣断施行。”

拟定的方案中的宝城之外设有外垣,这个外垣就是外罗城,“祔”是合葬的意思,这里指葬在帝陵的旁边,将皇妃依次葬于外垣与宝城的中间地带。这样既合乎礼制,又满足了世宗的心愿,世宗指示说:都按你们说的办。还有未尽事宜,等待“朕亲往决之。”

这就说明,永陵建外罗城,是在嘉靖十五年五月规划的,作用是在外罗城内宝城两侧祔葬世宗妃子。

永陵的外罗城按规式建造了,世宗的33名皇妃中,只有贵妃沈氏、贵妃文氏、靖妃卢氏入悼陵(实为妃坟),贤妃郑氏入贤妃坟,贵妃阎氏、王氏,贞妃马氏荣妃杨氏与与二位太子共入四妃二太子坟园,这8为皇妃只是葬入了十三陵陵区内,并没有葬在永陵外罗城内宝城两侧。其余的皇妃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殊荣,都葬在了京西金山。

可以看出,永陵的外罗城并没有起到它的作用,是以“皇妃祔葬”为名,行扩大陵园之实。

清代梁份《帝陵图说》所记载的永陵建成后,世宗阅视陵工,责问工部大臣这样就完了吗?工部大臣说:“外面还要建一圈墙呢!”这样就有了外罗城的说法,这是没有根据的。此类的说法都是以讹传讹。

定陵为何也有外罗城?因为它是仿照永陵建造的,永陵的规制就成了定陵的样板。

《明史·朱赓传》记定陵营建:“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已,竟如其言。”

定陵

朱赓话的意思是,神宗父亲的昭陵就在眼前,规制超过了昭陵,心里会不安的。但他的奏疏呈上后,很久没有批下来。后来,定陵基本仿照永陵建造,成为十三陵中的第三大陵。“竟如其言”可以理解为规制盖过了昭陵,压了他父亲一头。

定陵外罗城究竟是什么样子,清朝梁份《帝陵图说》中有这样记载:“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

定陵外罗城里也没有葬皇妃,神宗的10个皇妃中,只有皇贵妃李氏、顺妃李氏、皇贵妃郑氏、昭妃刘氏和端妃周氏,葬在了银钱山东麓的五妃坟,虽在十三陵陵区之内,却不在外罗城之内。

都说永乐大典正本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为何不挖掘

其实,这个问题是个套。

大家都知道,永乐大典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部头“类书”,嘉靖时抄录了两部,后来存在清宫里,因罹国难,遭到洗劫。几万卷的大书,现在就剩百余本了,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流传一种说法,说嘉靖皇帝将一部永乐大典入藏在他的陵墓里。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说法,说永乐皇帝本人也陪葬了一部。将两种说法比较,后者稍微还可信些,毕竟永乐大典是以永乐帝的年号命名,是永乐帝最重要的“文功”,他带走一部陪葬,在地下闲来无事翻翻,回忆一下生前的王者荣耀,倒也情有可原。要说嘉靖帝入葬一套,就没有道理了。

嘉靖帝确实很重视这部书,所以他在位时,组织人抄写了一正一副两部,分别珍藏,目的是防止火灾或其他什么事故,书一下子全毁了。这也是他为保存文化所做的贡献,但凭什么证明,他竟痴迷于这部书,死了还舍不得,一定要带走一部?嘉靖皇帝大半生痴迷的,是斋醮修炼、服食丹药,大典里修仙飞升、长生不老的内容,他可能很感兴趣,甚至可能把相关内容摘出来学习(大典本来就是类书,是按知识分类抄写的书,很像当代的词典),他怎么会有兴趣把所有的书都带走?

而且嘉靖帝就是在西苑修仙时忽然发病去世的(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早上“大渐”(病危)之后就陷入昏迷,被人抬回他最厌恶的乾清宫都不自知,到当天中午就驾崩了,他完全没有能力安排后事,教人送永乐大典到他的坟墓里去。他的坟墓虽然很早就建好了,但一直封闭,直到皇帝死后才打开,此前也无可能放一部大典进入。何况从目前所知明代皇陵地宫面积来看,也放不下一部永乐大典(永陵埋葬了嘉靖帝和他三位皇后,别把地宫主人挤着)!

因为,此说纯属没有根据的臆想。

嘉靖帝下令抄录大典,似乎也证明了,永乐间修的那部正本,在嘉靖时还藏在宫里,并没有被永乐帝带走(并无证据说,永乐间抄写了两部)。我记得永乐大典原先是藏在文楼里,因为遭了一次火,才提醒嘉靖帝,这么重要的内藏典籍,应该做一个备份,分开收藏。如果永乐间大典是两部,想来也不会都藏在一处地方——大典规模宏大,仅仅一部,就是几间房子的书啊!

还需要指出,古代皇帝去世,陪葬的主要都是金银财宝和日用之物(如衣物、锦帛、瓶罐之类),当然也会带几样生前喜爱的物事,比如传说唐太宗把王羲之的绝世真迹《兰亭序》带进坟墓了,然而把这么大一部书(几万册)随葬,确实极为少见。历史上好像就只有战国时期的魏襄王这么做了(汲冢),到西晋时被盗,出土大量珍贵古籍(也没上万册的规模啊,大体就是一大堆卷起来的简册)。

为什么明朝就不大可能呢?一是帝王葬俗变了,拿书陪葬不流行了。为什么不流行?是帝王们不爱看书啦?不是,是因为后世的书都是纸质的,不像战国时都是竹简,纸张不易保存,没几天都烂成了泥。所以先秦之后从墓冢里发现书的情况就非常少见,一般人们除了抄两本书搁棺材里当枕头,也不再葬书了。

如今的人们那么热衷讨论永乐帝、嘉靖帝陵墓里有这部珍贵古籍,说白了就是小说《笑傲江湖》里魔教长老曲洋的思路,以为发掘嵇康之墓,就能找到广陵散曲本。只是今人的醉翁之意,却不为永乐大典,他们更热衷的,是发掘永乐的长陵、嘉靖的永陵,大典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国家现在的政策是不准主动发掘帝陵)。这就是我说的套儿。

可是,就算国家有关部门上了当,同意为一部书发掘一座帝陵(甚至是两座),传说中的那部书即便真在地宫里,大概也只剩一大堆字泥了!

但为此,当代中国却要给后世留下一个“诗书发冢”的大笑话!千万搞不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