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高端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6-03-06

太和养老网讯:2014年4月18日,“2014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高端论坛”在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近500名关注养老地产业发展耳朵人士齐聚一堂,讨论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大计。以下为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老年人福利处处长王辉的发言实录。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老年人福利处处长王辉:《养老服务业相关政策解读》
  今天我分享这样一个话题,养老服务业相关政策知识。三个问题,养老服务的市场有多大?政府在做什么?企业家准备好了吗?
  养老服务的市场有多大?我想今天超脱一些数据上面的东西,换两个角度,一个在座的诸位大家来思考一下您自己的老年生活要怎么过?刚才叶教授说了看看导师,导师的医疗问题交给医生,但是心里问题一定留给自己。我们想过我们自己的老年生活吗?下午有一个版块为老爸老妈设计老年生活,我们自己呢?对于我们即将到来的老年社会我们有考虑过吗?没有考虑过,我们可以安安心心问一下自己,如果我到了60岁我的生活会怎么安排?那么就有第一个概念,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概念,老年是人生的第三生命。通常我们讲零到三岁第一生命,30岁到60岁是第二生命,60岁以后第三生命。我们所有人生的梦想围绕60岁以前展开的,相对来说60岁以后时间太短了。如果老龄化是一个60岁以后可能到90岁的三十年,在这个时间里面大家有没有考虑我们还可以再去有个一个新的职业,我们再去培养一个新的爱好,没准我们会再次谈一次恋爱,这个就会引申出一个更大问题。当您设计您60岁以后的生活时候,你整个人的精力包括你财力会有充分的调整。第三生命你要认真的思考,重新的设计包括对你生命进行再投资,养老对生命的投资,我呼应陈首春教授的一句话,他说做保险是对生命的尊重。我呼应他提出来的买保险对生命的尊重,各位董事长你们做养老地产,我们加一句做养老是对生命的投资,我们以前考虑钱花到0到30岁,或者30岁到60岁,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怎么把我们钱在60岁以后重新的很好安排,重新的设计。我一个人这么想可以,大家都这么想,全社会都这么想,整个家庭都这么想,大家会看到这个社会会发生变化。这样变化包括方方面面,当然包括我们养老服务的市场。
  咱们看第二个问题。大家观察一下你身边的养老服务的需求,看看我们父母,看看我们身边老人,其实大家对养老的概念了解比较浅。任何一个市场发展起来取决于三个要素,消费人口、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中国健康养老地产服务联盟官方微信公号“健康养老地产”jkyldc专注养生养老地产,医养健康地产和养老产业。我们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收入越来越大,然后我们老年人越来越愿意为自己花钱,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在日本进行了统计,日本老年人消费尿不湿、纸尿裤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孩子,这意味着什么?日本是老龄化的社会!意味着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市场消费结构一定是随之变化的,这样变化对中国来说同样适应的,可以想像中国市场空间有多大。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回答我们成教授提出的问题,政府在做什么?政府做的也是两块。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以后要调整政策。准备观念有三条:第一养老服务是一个产业,因为它能够拉动内需、拉动投资,因为它能成为整个战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部分,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部分。第二要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要让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们制定更好的规则,规范市场秩序,让市场引导老年服务业的发展。第三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整个体制要变,我们养老服务刚刚发展处于转型期,体制转型,我们处在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型的观念。什么是旧体制?由我们政府统包、统统。由政府建养老院,我们建福利院或者给一些补贴,这个是旧体制,这个体制面对当前两亿老年人,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的时候,一定不能满足。这个转变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从养老服务直接供应方,变成养老服务的购买方和监管方,更多的动员社会力量,更多动员市场力量,把这个产业做大,这是三个概念。
  这三个概念我给大家做一个例证,大家看看我们新一届政府的总理他是怎么想的。李克强克强总理做过一个演讲,他的演讲内容给我们养老服务业做了一个很好定位,即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服务业发展有认识、结构上的问题,但是主要是体制机制的制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服务业发展增添动力、活力和创造力。
  2013年是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元年,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在总理领导之下,第一是规划,十二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个关于养老服务业的计划,意味着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主体的工作当中。第二是立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专门增加一张就是养老服务,把养老服务的体系方方面面以法律形式给固定下来,我们说做养老我们有法可依。
  第三个就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意见很好的把总理改革的原则,产业化原则,市场原则很好的收入进去,文件收录各方意见,也有配套落实意见文件详细制定份公告,把任务分工到相关部委,绝大部分任务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最新的进展大家可以上网去搜,去年9月份国务院文件出台以后随后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们也在研究政策。比如说养老服务的评估,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建设,养老服务的设施,养老服务的土地供应,投融资体制改革,财政补贴当然还有试点。还有三个试点,一个公办养老服务的试点,中国改革试验区的试点,医养结合远程医疗的结合。
  2013年是养老服务业的元年我们可以说现在在养老服务业的各项政策,一系列的政策设计都已经展开。这里面我用这个机会再一次代表我们行业主管部门做这样一个承诺,我们承诺两句话,第一对于所有支持中国养老的人才我们都欢迎,第二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可以。因为我们深刻意识到养老服务业当前最突出问题其实就是两个字短缺,怎么解决这个短缺,我们意识到政府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意识到有时候政府效率是低的,那么需要我们政府、官员本身谦卑下来,鼓励社会、动员社会,大家一起相互扶持合作,把这个产业做大。
  第三个问题问在座企业家,在这样大背景之下,企业家们准备好了吗?行业内每天会有很多企业家的资源和交流,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家你要不要进来,你要不要做养老产业?这是企业家是对大势研判的问题,不是算现金流和短期效益要大势研判。第二个怎么进入?养老产业链很长市场空间很大,买地是关键,我们怎么规划。养老产业分六大块,生活照料、老年护理、老年产品、老年住宅、老年休闲,六大块你做哪一块,在座朋友可能有很多房地产企业家,也知道老年住宅分六个分支,老年住宅、老年社区、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怎样营销,做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在养老社区有很多模式,清和园还是泰康,你投资方式什么样,打造怎样的产品,提供哪种服务?这都是问题,我相信各位企业家有自己的想法。这里我想分享自己的一个观点,也是企业家关心的问题。上个礼拜我与日本企业家座谈,日本企业家提出一个问题,他们发现中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很大,但是进来以后不挣钱,而且他们了解到中国企业家也不挣钱。我就给他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我说养老院与酒店,中国30年以前没有酒店,我们只有简陋国办的招待所,但是30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方便舒适酒店供我们选择,这30年是中国酒店行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30年,养老服务业转变刚刚开始。
  最后,我们刚才谈了利润,另外大家也可以交流一下如何提升养老服务业的品位。我不鼓励企业家仅仅做慈善搞养老,企业不盈利不可能,有钱有利润才能把这个产业推动起来。但是我想说我们不仅仅为了自己,我们把养老做好更多是对生命投资,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伟大而崇高的事业,很崇高当然也很难。最后我把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养生虽易,养老不易,且行且珍惜。谢谢大家!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