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2021年经济工作总结、当前经济形势、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包括7大工作、5个正确认识和把握、8个方面任务安排)

一、2021年经济工作总结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二、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三、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包括7大工作、5个正确认识和把握、8个方面任务安排。

7大工作:

1、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4、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

5、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6、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7、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5个正确认识和把握:

1、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2、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3、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4、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5、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8个方面任务安排:

1、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2、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3、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4、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5、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

6、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7、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8、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什么工作总基调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稳中求进的概括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宏观政策上,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重点任务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大白话解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

上周末,每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闭幕。与往年一样,每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通稿都会成为所有投行、券商以及其他第三方研究机构重点分析、解读的重要文件。

今年这次会议通稿中也包含了许多重要信息,本文用广大吃瓜群众都能听懂的大白话解释这次会议通稿释放的信号。

第一,经济的新压力——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了“三重压力”的概念。这三重压力分别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需求收缩主要源自于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经济后动缩减导致需求下降。简单来说,经济放缓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就会停滞甚至变成负增长。同时,今年的物价全面上涨。受美联储大水漫灌政策影响,本轮通胀是全球性、全面性的物价上涨。那么,一方面是收入减少,一方面又是物价上涨,老百姓的消费激情自然降温。当老百姓的消费支出减少后,全 社会 需求也就收缩了。而且,需求收缩的现象并非短期,在全球经济真正复苏前,这种发展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一段时间。

供给冲击主要来自于疫情。首先,疫情导致全球物流速度大大放缓。全球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运,而从去年至今年,全球海运物流遭遇重大冲击。且不论苏伊士运河堵塞这种小插曲,因为疫情导致全球港口货物交付时间大大增加。去年至今年,做跨境贸易的还不如炒集装箱赚钱赚得多,集装箱价格从疫情发生前至今已经翻了好几倍。因为货物运输时间拉长,全球运力满负荷运载所能流通的物资也极其有限,这就导致供给受到冲击。除此之外,时至今日,世界上依旧有不少地区因为疫情停工停产。尤其是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虽然工业能力较弱,但资源较为丰富,不少原材料矿场就在那些地区。而原材料开采的减少,一定会导致整个供应链萎缩。

预期转弱是上述两个问题的衍生。预期对标的是资本,因为资本的预期会演变成资本的投资行为,而投资行为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自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后,世界各国都依靠投资支撑经济。全世界的经济从生产驱动型经济变成了投资驱动型经济。在眼下这种形势下,病毒不断变异,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丝毫没有预期转强的基础。

第二,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在谈到如何应对风险挑战的问题时,这次会议强调了一个新概念,“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提法很普通,也不难理解。但是,这种提法对于经济转型的影响十分巨大。

众所周知,现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原有的经济结构一定会发生改变。然而,一谈到改变就会衍生出一个问题,怎么改变?

这次会议强调了“先立后破”就等于否定了先破后立。这两者的区别是先立后破是在原有的没有被打破之前就设立新的,新旧之间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并存。

在并存的过程中让市场选择、适应,并根据市场实际反应做出相应调整。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所以才配以“稳扎稳打”。这个过程会较为漫长,而且较为复杂。因为在新旧共存体系下,会有一个比较,到底是新的好还是旧的好。在优胜劣汰的竞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