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对中国科技发展有怎样的贡献?汤若望在华生活了40年,都做了些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汤若望对中国科技发展有怎样的贡献

汤若望是来自德国的耶稣会传教士,经历了明清两朝,也是继利玛窦之后非常重要的一位著名的耶稣会士。他知识渊博,翻译多本著作;有着非常虔诚的宗教信仰,来中国进行传教;具有非常初中的才能,康熙帝追封一品,深受历朝皇帝的重用。

首先汤若望主张科学传教,在对明朝之前一直沿用的农历基础之上加以一定的修改和改进,使之更符合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原则,造就了今天的“现代农历”。现今农民伯伯和老一辈的人家都更习惯于过农历日子,很多农忙时节也与农历有重大联系,不得不说有很大的影响。

汤若望还凭借着自己对火炮的认识和了解,加之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钻研精神,成功的铸造了大炮。并且还口述出书,将火炮的相关知识传播到各个地方,我觉得这对中国技术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他还有很多科学著作,例如《远镜说》、《崇祯历书》等等,还有一些关于外国世界的译作都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觉得汤若望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积极的方向。首先就对国人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会让一部分国人产生一种国家需自强奋发的这种意识。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观是真的很重要的,你的脑子里没有这样的想法的话,更别说采取进一步明确肯定的行动了。

其次就是他编译的著作给一些有志的国人提供了一种方向,让大家朝着科技发展进步,给西学东渐营造了一种氛围,而不是囿于土地和手工。

制造火炮的技术也必然比我们之前的要更先进,也有利于我们的科技发展。

总而言之,汤若望是我们中西文化交流史和科技史里不可忘记的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

汤若望在华生活了40年,都做了些什么

汤若望是跨越明清两代的著名来华传教士,也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担任官职最高的外国人之一,他的主要事迹,在网上随便一查都能查到,头条的其他答案也都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全面叙述了。

因此,对于他在华的主要事业,今天就讲一个故事,以足以概括他的人生。

一、简单介绍一下汤若望

汤若望是个德国人,耶稣会士。这里要多说一句,耶稣会士是西班牙人罗耀拉建立的一个天主教组织,汤若望生活的年代是明清之际,也就是17世纪,此时欧洲的新教势力已经很强大了。说起来,耶稣会算是比较保守的一派了。

汤若望在中国,前半段主要在明朝,对明朝,他主要的功劳一个是在徐光启(今天上海徐家汇名称的来历)的推荐下,担任了钦天监的职务,并编制了《崇祯历书》;另一个则是帮助明朝军队督造大炮,两年造了20门,他关于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都被整理成书,是当时极为先进的军事著作。

后半段主要在清朝。对清朝,他主要的功劳,一个是与顺治的关系很好,积极参与朝政,对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提供顾问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建议顺治传位给玄烨,当然,皇位传递这种帝国大事,不可能仅有一个原因,汤若望的建议只能说是其中一个比较必要的因素;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历法之争,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故事。

二、汤若望与杨光先的“历法之争”

中国古代的历法,对老百姓来说最主要的用处可能就是发展农业,但对于皇廷来说,则是另一种重要性。因为按照儒家的观点,皇帝的行为与天文是息息相关的,发生日食,皇帝要躲避,要下罪己诏;王朝更替,还要更改正朔等等。因此,历法几乎是中国古代最受重视的“科学领域”了。

中国的历法本来是很先进的,元朝郭守敬主持制定的《授时历》,大约在1281年实施,其法以365.2425日为一年,与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精度与公历(即1582年《格里高利历》)几乎差不多,但比格里高利历早了300多年。

明朝用《大统历》,主要的算法和功能其实与《授时历》一脉相承,但是,《大统历》算日食月食算得不准,这对老百姓没有太多实际影响,但十分严重影响到了皇帝。于是,崇祯的时候,才有了上面所说的汤若望、徐光启等制定的《崇祯历书》。这可比原来中国自己的历法要先进、准确的多。

《崇祯历书》在“试用期”的时候,就对日月食的推断表现了极高的准确度,但还没有来得及实施,明朝灭亡了。

随后,在清朝,汤若望把这部历史又精简修订,最终作为《时宪历》在清朝实施。

可以说,制定准确的历法是汤若望在清朝获得顺治皇帝、孝庄太后高度信任的根源。以此为契机,汤若望才得以接近顺治,被顺治所敬仰,在多个国家大事上向汤若望征求意见,甚至以“玛法”称呼他,这个称号直译为“爷爷”,猜测大概和我们遇到长辈,尊称为“爷爷”的意思差不多。

顺治可以算作是汤若望的保护者了,汤若望在顺治朝是二品官,按例可诰赠其两代,但汤若望认为自己是“二品顶带加一级”,希望能按一品的待遇赠及三代,被顺治恩准,康熙元年,汤若望获授光禄大夫,其曾祖笃瑑、祖父玉函以及父亲利因亦因此被赠为光禄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用二品顶带加一级,曾祖母赵氏、祖母郎氏以及母亲谢氏则均获赠为一品夫人。相关敕封的绢轴被邮寄到德国。

这个东西肯定是寄到了,因为虽然现在找不到原件,但罗马耶稣会档案处存有封诰刻印本。

大家想象一下,万里之遥的德国,突然 收到来自中国皇帝的封诰,是不是很好玩!

但历史并不是好玩的,汤若望如此收到宠信,就引起了清朝内部很多人的反对。

汤若望本身不得罪人,他过生日的时候,朝廷里很多名流都来祝贺,应该是很有人缘的。他之所以被反对,仅仅因为他是个洋人,用的历法是外国的历法。

顺治一死,康熙还没有亲政,当时清朝的大权还掌握在鳌拜手里,鳌拜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极端保守的家伙,连当时的中原文化都反对,何况来自于西洋的科学呢?

于是,在鳌拜的支持下,一个小人,杨光先,就开始弹劾汤若望,他的理由无非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用西洋的历法?中国应该用传统的历法,中国的历法本来就很好,不用是不自信。西洋的历法虽然看似准确,但不讲究风水,所以顺治爷才死的早……

这种口吻,大家有没有很眼熟?像不像今天的一些网友的言论?

因为有鳌拜的支持,汤若望和钦天监的官员们都被抓了,你们知道最后判的是什么刑吗?

凌迟处死!

要不是孝庄太后干预,觉得处死顺治的宠臣太不像话,汤若望这位为中国制定了当时最先进历法、把造大炮的技术无偿转让的光禄大夫,就会被剐了。

有人会说,他是传教士,传教士就不是好东西,就该死。——说这些话的人,既不人道,也不自信,还不自知,更不通用人之道,不值一驳。

最后,汤若望免死,剥夺了职务,钦天监的其他5名中国官员,也是当时中国顶尖的天文学家、历法学家,则最终被凌迟处死。

而杨光先,则提拔为钦天监副,也就是天文台副台长,专门负责新的历法的制定。

这个杨光先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水平不行,就频频给皇帝上书,今天说自己老迈,明天说自己干不了。朝廷又不是吃素的,你不干,还有谁干?不仅驳回上书,还将他提拔为钦天监正。

杨光先只好硬着头皮,从《史记》《汉书》的阴阳五行、灾异天文里找资料,这就好比《围城》里方鸿渐的父亲从小说《镜花缘》里找中药的方子一样荒诞。

汤若望很快就死去了,但他死去不久,康熙除掉鳌拜,亲政了。

此时,汤若望的同事南怀仁上书,为汤若望申诉。朝廷让南怀仁按照时宪历,和杨光先比一比,看谁预测日食准确。

结果当然不用问了,时宪历丝毫不差,杨光先一败涂地。

康熙于是给汤若望平反,亲自撰写了墓志铭,而杨光先被下狱判死刑,康熙念他年老,饶了他一命,死在了路上。

杨光先这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打着维护老祖宗传统的旗号,迫害他人,使得当时中国的历法一下子倒退了许多年,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后世并不罕见。

所以,到了义和团的时候,有康熙题词的汤若望的墓碑就被掀翻了。

到了1960年代后期,造反派们干脆把墓碑砸成了三块。70年代末期,国家秩序恢复正常,文物局的同志去恢复汤若望墓碑的时候,随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