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购入科技巨头!恒生科技停车接人,能上车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港股“停车接人”,该不该跟?

近期,随着短期资金的获利了结与外围市场的持续扰动,港股乃至恒生科技指数走出了一波“倒春寒”行情,一个多月里跌幅近18%,也让这去年末至今的反弹幅度回落至40%左右。

虽然数月来净值回温,但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依旧在历史底部徘徊,截至发稿点位约为3930点,距离两年前的万点高位大约打了“四折”。而在多重利好催化下,各家机构接连发声认为布局港股正当时。有基金公司认为,经济的回温有望带动互联网业绩的环比好转,而该行业的业绩验证可能是外资进入的关键时点,因此随着财报的渐次披露,3月中下旬是重要的布局机会。

恒生科技“停车接人”

去年末,连续下挫的恒生科技指数终于触底回温,反弹行情来的果断且热烈,让国内科技巨头们组成的恒生科技再度扬眉吐气,三个月内近60%的涨幅让市场惊呼“春天来了”。

在一路昂扬的净值曲线中,投资者稍有犹豫便在观望中与盈利擦肩而过。但近期随着短期资金的获利了结与外围市场的持续扰动,港股乃至恒生科技指数走出了一波“倒春寒”行情,一个多月里跌幅近18%,也让这去年末至今的反弹幅度回落至40%左右。

恒生科技的短期调整让不少投资者有机会“买票上车”,华夏基金也认为:港股互联网目前仍是底,而不是阶段性的顶,看好“倒春寒”调整后的向上空间。

“四折”购入互联网科技巨头

虽然短期涨势可观,但“畏高”情绪却大可不必。从长期来看,目前恒生指数的市净率约为1,仍然在“破净”边缘,位于近10多年来16%分位数的低位水平;恒生科技指数也在底部徘徊,当前点位为3930点,距离两年前的万点高位大约打了“四折”。此外,截至发稿指数内个股平均市净率仅为2.59倍,在过去3年中处于15.44%的底部分位点,且市盈率也仅有43倍左右。

此前受疫情、经济衰退和反垄断等因素影响,恒生科技成份股中部分公司去年三季报的利润告负,阿里、腾讯利润也出现了下滑。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阶段性失常的数据,而非常态。

展开全文

“在反垄断退潮、疫情管控放开后,这些企业的利润肯定会回归常态的......有衰退就有繁荣,这是周期性的,未来这部分的干扰肯定会消散。”

东吴证券指出,近期多家互联网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而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主业集中在消费与广告等行业,其本质上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国内经济的复苏将带动互联网公司2023年营收端的快速上行。

有业内人士从科技公司上市情况分析认为,恒生科技板块持续受到资金认可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稀缺性。“稀缺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科技概念组合的稀缺性,二是成份股的稀缺性。”

从概念组合来看,A股创业板50侧重于新能源,同时兼顾医药、芯片、金融科技等板块;科创板50则更集中于半导体和医药领域,整体以高端制造、硬科技为主。而软科技如互联网龙头和云服务新锐企业等则大多集中于港股,使得恒生科技指数与A股科技板块形成差异互补。从成份股来看,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仅两家在A股上市,成份股的稀缺性也较为突出。

入场正当时

近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为今后一段时间平台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分析认为,随着高层频繁发声对“平台经济”力表呵护,对港股指数造成冲击的基本只有地缘冲突,美联储加息周期等外因,内因尤其是产业监管政策的影响几乎消失。

利好因素不止于此,随着游戏版号近两个月超市场预期的发放,招商基金认为,此举有助于互联网相关公司估值修复,且随着国内经济修复,原来互联网板块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的业务如广告,将得到较大幅度的修复,互联网公司业绩亦将得到相应提升。

华夏基金持有类似观点,公司表示,近期港股的利好因素除了疫后边际改善,还叠加了数字经济、扩大内需、游戏审批加快等产业政策。未来数年内,看好互联网平台公司会有很强的阿尔法兑现,实际业绩或不断上修。

海外机构的投资配置比例目前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整体中国经济向好的确认才会是外资大幅度加仓的决定性因素,而互联网行业的业绩验证可能是外资进入的最重要时点,因此3月中下旬是重要的节点。

国联证券则认为,投资者可能对港股反弹的空间和节奏有所疑虑,我们认为恒指在19000点附近-2000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但指数层面的反弹要立足中期去思考,港股更大级别的趋势性反弹可能出现在5月前后,原因是:

(1)4月份A股和港股的部分1季报业绩不确定性可消化完毕;

(2)今年国内2季度部分宏观经济读数或因为去年2季度疫情产生的超低基数而很高。

风险提示:

1.本文所提及基金均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收益高于混合、债券与货币市场基金。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

2.本文所提及基金均为指数基金,可能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3.部分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法律和政治风险、会计制度风险、税务风险及投资工具的相关风险等。

4.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 、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特有风险。

5.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6.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7.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8.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9.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10.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CIS)

责编:汪云鹏

校对: 苏焕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