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萧何是最会玩信息战的人,刘邦自此地图全开,奠定胜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今天咱们来聊聊萧何,汉初三杰的NO.1,可以说没有他刘邦啥也不是!萧何的超前眼光和远大的格局,为刘邦以后跑路和反攻做了铺垫,那么萧何到底做了些什么为刘邦争取来了足以翻盘的优势呢?

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时,在众将士们抢钱抢女人的时候,萧何第一时间奔向了秦丞相史府,然后命令士卒包围了丞相御史府,任何人不得进出。

萧大主管在丞相府里各种翻,将秦朝的有关户籍、地形、律法等等档案全部弄清了,然后分门别类地登记造册,做好统计和归纳后,全部带回刘邦大营。千万不要小看这件事,这件事相当于给刘邦开了全图,解锁了战争迷雾,将秦国商鞅变法归纳总结出来的心得全部吸纳了。

战争的本质就是掠夺资源,扩大战争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不是你打下来多大地盘,而是你是否可以高效利用打下的地盘。秦国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战国初期从魏国嘴里夺回河西地区,中期打下巴蜀之地,秦国将这些打下来的地盘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将秦国从二线诸侯一下拉到了一线大神级水准。

秦国有着丰富的这种打完地先开矿的经验,自然在以后的征战中应用得颇为得心应手,可以说秦国对自己辖地的产出和收入了解的细致入微。有秦一代就几乎没有发生过因为粮荒造成的反叛。根本原因就在于,秦有着自己的庞大的物流征调系统,这么庞大的物流体系的建立与秦国的三公九卿的官僚体制是分不开的。

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秦汉时期,丞相往往可以与皇帝地位相当,谁说话说算就看谁强势了。有专属秘书处十三曹,管理国家整体运营。

太尉,最高的军事长官,主管全国军事,仗该不该打,该怎么打,该派谁去打,他们说话好使。

御史大夫,主管纪事,检查百官,有时候甚至连皇帝也在他们的监管体系中。

九卿分别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

奉常,主管宗庙礼法;郎中令、卫尉是保卫皇城;太仆,主管车马;廷尉,主管刑法;典客,主管外交的相关事宜;治粟内史,主管全国粮草;少府,主管税收。

展开全文

萧何直奔丞相府和御史府是为了收集全国户籍、土地、税收等等,掌管了太仆,就知道哪里有良马,掌管了治粟内史就知道天下粮草的分布情况,有了这些就知道哪里富裕,哪里里粮草充足,这些都是刘邦打仗的战略资源信息储备。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名声没有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来得响亮,也没有韩信那如神仙开挂般的战斗休养,而他却被刘邦称为第一功臣,因为他的工作主要是露脸极少的后勤。

粮草调配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萧何就是用从秦国那里拿来的地图心里才有了底,仗该怎么打,粮食该从哪运,修整该驻扎在哪里,这样步步为营才让刘邦在绝对的劣势的情况下,一步步的走上了逆转了战局。

之后刘邦为了收拢人心,颁布了著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除了这些,刘邦大手一挥,把所有的秦朝旧律全部取消,所有百姓各安其事。应对外宣传,我们是义军,我们是来铲除秦国暴政的,我们不是土匪,大家不要害怕。

约法三章后,关内百姓热烈欢迎,恐刘邦不当秦王。刘邦用自己的手段很快平定关内的多种不安定因素,这时刘邦做了估计这辈子最蠢的一件事,他把函谷关给封了,谁都不让进来,此时的项羽刚好来到函谷关前,看到紧闭的函谷关项羽怒不可遏,有种给人做嫁衣的感觉,西楚霸王决定强攻函谷关!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