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产业的朝阳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发布时间: 2016-06-04

太和养老网讯:冬天来临,天气开始逐渐转寒。不仅是动物们开始冬眠,就连老人们也开始选择更好的地方来避寒。很多老人甚至不惜辗转到外地,以求避过寒冷的冬天。为了迎接猫冬大军的来临并为之做好服务,不仅仅众商家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储备,各市县、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涉及公共服务的公交、水电、物业等部门也愈发忙碌起来了。

 

虽然说,“候鸟”大军的季节性扎堆,可能会在物资供应、公共出行、物价平抑、医疗服务、社会管理的配置等方面,为当地群众以及地方政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不小的压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压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与动力。

 

国际经验显示,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器,新增就业主要靠服务业吸纳,而养老服务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能力。我国老人目前已近2亿,而且老龄化发展迅速,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突破4亿。同时因为少子化、空巢化等趋势加快,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也将进一步加剧。但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的养老服务供给缺口巨大。海南老龄化发展态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已逼近高龄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点更为明显。而且,每年还要至少接纳30万名“候鸟”老人。

 

如何为这30万名老人以及本地老人服好务,让他们安享晚年?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建设,既能补上这一发展短板,还能催生众多就业岗位,无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堪称朝阳产业。

 

实话实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我省的养老服务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机构杂、规模小、市场乱、行业标准缺失、服务质量不高、管理和查处难度都颇大等问题,并在养老住宅、医疗护理、日常消费、文化娱乐、养老金融等板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养老产业要使其规范成长,必须从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度,并结合我省养老服务业的“季节性特点”,从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入手,协同推进。实现各级政府做主导,养老产业在顶层设计上为养老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提供积极的政策保障和扶持,从人才培养、创业投资、资源协调等多方面公开透明地规范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唱主角,吸引各界人士、多方资本,用市场化的手段,根据本地老人和候鸟老人疗养、保健、娱乐等众多消费需求,提供多层次的优质养老服务;不忘社区家庭做主场,注重对老人在精神层面的情感关怀,无论老人在家养老还是在养老院居住,都强调常回“家”看看,使老人有归宿感,避免“精神空巢”。


养老院就上——【太和养老网】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