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观察丨一周养老动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一周养老动态

2023年第8期 | 总第558期 | 2.20-2.26

本周提要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养老服务联合体。

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本次宣传活动主题为“推进‘五社联动’ 关爱‘一小一老’”,活动时间为2023年3月21日至31日。

本周,广东卫健委印发《广东省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面向全国选聘百名退休医生担任首席专家,重庆今年力争引进200名左右的退休“双高”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宏观政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加快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养老服务联合体

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发布。文件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民政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主题为“推进’五社联动’关爱’一老一小’”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推动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做好“五社联动”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和老年人服务试点工作,民政部将于3月下旬组织开展2023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

展开全文

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老龄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根据《关于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国卫老龄发〔2020〕23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决定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统计数据

上海|崇明建成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11家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近年来,崇明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大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已达111家,部分乡镇已实现老年助餐场所全覆盖。2022年,崇明区共新建10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分布堡镇、三星镇、东平镇以及城桥镇。下阶段,崇明区将继续新增老年助餐场所,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福利保障

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启养老待遇资格多样化认证

近日从呼和浩特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按照国家、自治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相关规定,呼和浩特市已开启养老待遇资格多样化认证。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是防范养老金被恶意冒领、防止社保基金流失的重要措施。呼和浩特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对领取待遇未认证人员和采取其它手段无法联系到本人的,社保经办机构可办理待遇暂停手续,对办理了待遇暂停手续的人员,若3个月内无人提出异议将停发待遇。

浙江丽水|缙云县落实惠老“三资金”发放

“80-89周岁的老人每个月能够领取到60元津贴,90-99周岁老人每月能够领取到100元津贴,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月能够领取500元津贴。今年2月缙云县为16888名80周岁及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共发放112.7万元。高龄津贴、一次性奖励金和长寿保健金惠老“三政策”都是通过社会化发放,直接打进老人的社保卡里,为高龄老人幸福“加码”,让高龄老人实实正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社区居家

北京|联手助力社会组织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近日,“京津携手助力社会组织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协议签署仪式暨社区服务与治理主题沙龙在天津举行,天津市民政局与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联合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层面的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平台对接、促进优势资源的引进,助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社会组织综合服务效能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黑龙江大庆|多元融合完善社区服务环境 多措并举做好社区养老文章

大庆市聚焦养老服务发展新方向,深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培育社区养老市场力量,完善社区服务“微环境”,做好社区养老“大文章”。大庆市紧盯时代发展要求和群众关切,着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上海|程桥二村打造开放式养老社区,重新定义“社区养老”

日前,作为长宁区创新社区治理“一街一品”项目,程家桥街道的程桥二村开放式养老社区建设圆满通过验收,初步形成以“五心家服务联盟”机制,“链”接住养、照护、康复等服务“点”,进而营造服务“圈”的“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对“养老不离家、床位留在家、服务送到家”的幸福晚年充满期待。一年多的时间,程桥二村从外围打好“组合拳”,打破围墙空间阻隔、盘活服务资源,将多样化养老服务功能统统“收入囊中”为“老”所用;从内部精雕细琢,在规范完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锚定“匠心忆园、舒心宅院、孝心车位、连心话廊、开心会馆”五心家园这个核心,从嵌入功能性设施、适配性服务和情感性支持等发散思维,完善工作机制。渐渐地,物业、居委会、业委会还商定了“孝心车位”的运行公约,为子女尽孝提供便利和支持,暖心举措一经推出,立即迎来居民们的一片叫好声。据介绍,为解决老人居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安全和便捷问题,程家桥街道盘活了社区闲置场地资源,通过引入第三方——建信养老参与建设“舒心宅院”,探索一条养老服务政企合作的新路径。建成后的程桥二村开放式养老社区,多维度“扫描”下,无论是实用性、持续性还是前瞻性和比拟性,可以用居民的话一语概之,就是“养老变‘享老’,生活在程家桥,真幸福。”

江苏无锡|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540户老人家庭变得更安全

“一户一策”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老人的家变得更安全、更聪明。昨从市民政局获悉,2022年我市为有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低保及低收入家庭、计划生育困难老年家庭、分散特困供养老年家庭等254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每户适老化改造政府补贴每户8000元,该补贴标准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

福建福州|15分钟养老圈 托起幸福“夕阳红”

近年来,福州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努力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保障老年人“家门口”养老。在“民营公助”的模式下,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在福州各个社区遍地开花,并在运营和服务上各具特色,托起幸福“夕阳红”。昨天,记者实地探访几家照料中心,感受它们的异同。

山东泰州|姜堰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全面开工 让老年生活更美好

近日,泰州市姜堰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全面开工。连日来,助老员们满面春风敲开一位位服务对象的家门,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清洁、健康护理等一系列服务。姜堰区民政局局长张承介绍,为了让80周岁以上政府普惠对象以及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低保、五保对象享受到高质量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姜堰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上海天与、江苏瑞德、江苏安康通3家公司承接2023年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所有助老员上岗前都进行了系统培训,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跟踪回访。

农村养老

山西忻州|河曲县农村老年餐厅受欢迎

前麻地沟村是位于山西忻州市河曲县沙坪乡的一个半山村,山大沟深,村里户籍人口不到400人。不仅大半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还有不少老人也陪着子女去了城市。余下二三十个丁彦清一样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腿脚也不方便。一日三餐,全靠自己做,时间长了,吃饭竟成了个麻烦事。2022年3月,河曲县委县政府投入750万元作为建设运营费用,在部分村内利用红白理事会、废旧学校等闲置场所,经过装修改造,开设了面向60岁以上老人的餐厅,前麻地沟村成了首批试点。“我们办农村老年餐厅,目的是为了解决村里老人的吃饭麻烦问题。但同时注重精准施策,避免泛福利化。”河曲县民政人社局副局长贾永介绍,财政补贴后,每个老人一天三顿饭,一共只需9元钱,平均每月花费不到300元。“对于8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孤儿、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则会在标准基础上每餐再补贴1元钱。”此外,河曲县因村施策,对于一些人口居住分散与规模小的村,倡导推行“好邻居助老餐桌”模式。由爱心农户自己提供场所,每服务1位老人,政府每月补贴农户250元,鼓励邻里互助解决吃饭难问题。

浙江温州|龙湾区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推进互助式抱团式养老

近年来,温州市龙湾区结合农村地区“远、散、弱”特点和孤寡、独居等老年人养老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式、抱团式养老新模式,推进实现农村养老“不离家、不离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