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用药的四大误区
发布时间: 2022-11-12

误区之一 :治疗糖尿病只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就没问题。

大部分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都清楚 ,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 ,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以调整用药的剂量与时间。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 ,血糖的控制是终身的 ,一般情况下 ,当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 ,将血糖控制到了一个理想的水平之后 ,血糖有时会因某些情况而出现波动 ,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时 (如较严重的感染、精神压力以及运动过量、进食减少等) ,血糖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因此 ,要求我们在按时服药的同时 ,还需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 ,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生活方式及用药规律 ,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

误区之二 :口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都一样 ,漏服一次没关系。

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 ,不同的降糖药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 ,每种药物有着不同的服用时间 ,而不能统统饭前或饭后服用。否则 ,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 ;另一方面 ,又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实在因特殊的原因而漏服 ,也不必过于紧张 ,更不应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 ,而可以考虑监测一下当时的血糖水平 ,再酌情处理。

误区之三 :口服降糖药会损害肝脏和肾脏 ,能不用就不用。

部分降糖药确实可以引起肝脏转氨酶的升高以及胆汁淤积性黄疸 ,但总体来说口服降糖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不大 ,况且人的肝脏和肾脏有着强大的解毒、排毒功能 ,所以担心因降糖药损肝、损肾而不敢用药实在没有必要。糖尿病患者在初次就诊时 ,医生往往会对病人的肝肾功能进行系统的检查 ,再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并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肾功能检查。这样一来临床上真正因降糖药物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例 ,可以说是极其少见的。

误区之四 :只要能降血糖 ,用哪一种药都行。

对于降糖药物的选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考虑单独或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并非只要能降糖 ,用哪一种药都可以。因某些药物 ,如药物 ,虽能有效控制血糖 ,但在治疗后 13年左右可能会失效 ,称继发性药物失效。为避免失效 ,应适时地交替使用不同药物。如病情未能控制 ,还需加用其他药物治疗 ,甚至改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