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健身后五大禁忌
发布时间: 2022-11-12

糖尿病患者的健身训练安排,应以上肢躯体为主,给予适当的负荷运动强度,以达到有效促进气血循环的效果。

“强度适宜、方法得当、安排合理”的健身运动有益健康。然而,有些人虽然运动适时定量,方式正确,但始终未获得健身之益,反而被一些疾病缠身。究其原因,多与健身运动后没有科学地调整身体有关。

因此,健身运动后应注意以下5个方面

忌省略整理活动

实践表明,放松性的整理活动如放松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呼吸节律放松操等,不仅能使运动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及较快的心跳、呼吸频率等恢复到运动前的平静状态,还有助于减轻肌肉的疲劳感,减轻酸胀不适,并可避免健身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眼花等不良现象。

忌蹲坐休息

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身体疲劳。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调整的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

忌立即吃饭

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它的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剖交感神经系统会加强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同时,在运动时,全身血液会进行重新分配,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内各器官的供应相对减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物大大减少,在运动结束20~30分钟后才能恢复。如果此时急着吃饭,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忌贪吃冷饮

运动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随着大量水分的消耗,运动后总会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觉,但此时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功能低下。若图一时凉快而贪饮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并诱发胃肠道疾病。

忌骤降体温

运动时机体表面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倘若运动后立即走进冷气房间或在风口纳凉小憩,或图凉快用冷水冲头,均会使皮肤紧缩闭汗而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