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2-11-12

人体的骨骼主要是承担人的体重和保证人的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结构,因此必须要足够的坚强。骨本身是由很多很密的网状组织构成的,包含蛋白质、矿物质(钙)等。如果某些原因导致骨含有的矿物质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这样骨头就会变得很软弱,就没有足够力量去承担身体活动产生的力量,骨头也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折断。

钙的流失往往是静悄悄的,往往很难被发现。

骨头和人体整个状态有相似之处,每天都在生长的同时也在丢失,这个过程是无声无息的,自己是感觉不到的,等到骨质丢失到一定程度发生了骨折的时候往往才发现自己患上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指单位容积的骨组织中骨量明显减少,使骨组织的正常载荷功能减低。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常常是无声无息、静悄悄地发生。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只是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发现自己的身高比年轻时矮了许多,有的人还出现驼背,常常腰酸背痛,关节疼痛,行走和活动不方便,特别爱疲乏,怎么休息也缓不过来。稍吃硬、酸、冷或热的东西就倒牙,牙齿碎落,轻轻绊倒或很小的碰撞就出现骨折,个别人用力咳嗽也发生肋骨骨折,甚至同时折断3~4根肋骨。通常认为,老年人骨头变脆易断,实际上这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的症状,是在人体骨代谢过程中,由于钙营养长期缺乏造成骨量循环不平衡,导致骨质有机成分不足、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继而钙盐沉着减少、骨的脆性增高的结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