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分期
发布时间: 2022-11-12

目前,世界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5.8亿,我国为1.32亿,并正以每年递增3.2%的速度增长。现全世界共有视力残疾者约1.5亿,而其中70%是老年人。我国目前视力残疾约为1200万,其中老年人估计为800万。

白内障引起的失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为一缓慢的过程,在临床上,可分为4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症状和表现各不相同,4个分期如下:

初发期:混浊开始发生于周边部的晶体表浅的皮质部,呈辐条状混浊,晶体的中央部相对保持透明,因此,不发生明显的视力障碍,视力多可正常或接近正常,一般没有眼红、眼疼等不适的其他症状。在这个时期,病人往往没有察觉到或意识到发生了白内障,大多数是在进行眼科检查时方被发现白内障的发生。此期进展很缓慢,历时可长达数年之久。

未成熟期:亦称膨胀期。病人自觉视力疲劳,视物朦胧不清,可有眩光、彩圈和多视的症状,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可稍有改善。随着晶体混浊的进行性发展,视力亦相应日益减退,视力逐渐减退到仅为0.1或0.1以下,直至工作发生困难、行动极为不便。此期有可能因晶体过度膨胀,阻塞前房角而发生眼压增高的并发症,称为晶体膨胀性青光眼。

成熟期:混浊发展至整个晶体,视力极度减退,仅能辨认手指的个数或手的摆动与否,基本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

过熟期:晶体进一步脱水、容积减小,表面的囊膜发生皱缩,并变薄,晶体内的皮质发生液化,成为乳白色的乳糜状液,晶体的核发生下沉。此期可能发生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出现眼压增高的症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