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脑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1-12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引起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央最主要的病因,70%的中央患者患有动脉硬化。由于血脂的调节发生障碍,久之使硬化斑块在血管壁上愈积愈多,使管腔变窄而弯曲,加之与凝血有关的血小板聚集在内膜损伤处,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缓慢,最终逐渐生成血栓,导致了脑血栓形成;

2、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相伴发生,是中风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病因;

3、脑血管的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它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多发性小动脉瘤可以多次反复破裂出血;

4、脑血管的炎症引起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

5、心脑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均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栓子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风湿性心脏病所引起的脑栓塞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复发;

6、代谢病中以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为密切;

7、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可发生出血性中风。有时中风还可发生在白血病确诊之前;

8、中毒、创伤、脑瘤、脑瘤放射治疗以后、电击伤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版因性中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