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应该住正房
发布时间: 2022-11-12
  的住房,伴随经济的发展,似乎没多大问题,但细细了解一下,特别是农村,老人住偏方、旧房、窄巴房的仍然大有人在。因为儿女孝敬老人的态度不一样,老人在住房上,也就存在极大差异,有的儿女让老人住新楼最好的房间,有的则自己住新楼让老人继续住小茅屋,更有甚者逼老人住小草棚和危房,弄得老人有苦难言。让老人住什么样的房子,不是无所为的问题,不是领导和单位不用管的问题,而是对儿女孝心的试金石,是真敬老或假敬老的真实反映。新《老年法》第十六条规定明确:“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不少家庭,房子都是老人勤俭持家积累财富逐渐建起来的,所以老人住正房是天经地义的,完全应该的。
  有些社区村庄,在制定新村规划时,不给老人安排宅基地,让其跟着儿女住,这实际上是取消了老人的居住权。这样一来,儿女孝顺的,老人住房不成问题,儿女自己不住也叫老人住,如果遇上不孝儿女,老人住房就无着落了,有的轮流在儿女家闲房主,倒蹬得老人苦不堪言。有的无法子自己找危房暂住。新《老年法》有这样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进行危旧房改造时,应当优先照顾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多数旧房是老年人盖的,手中都有房产证,所以单位和村庄旧房改造,应首先考虑老人居住,不能以任何理由不让老人住新房。在住房上,儿女和老人一个家,老人就该至高无上,这是民族的传统,国家给老人的权利。我认为,一个家庭有老有少,小敬老,老爱幼,和睦共处,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住平房四合院也罢,住单元楼房也罢,居住环境差别并不大。有的儿女,觉得住偏方有碍自己的身份,在社会上影响亲朋好友的来往,不住正房就误为不是说了算的主人。其实,这都是心理上的偏见和错误认识,让老人住正房,说明儿女真心孝敬老人,与外界来往正房里有老人在,堂堂正正,老少健在,这才是光宗耀祖的派头,兴旺、和顺、美满、幸福的家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