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疾病,糖尿病的特征、治疗及预防方
发布时间: 2022-11-12

  全球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呈现流行势态,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成为的常见疾病之一,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糖尿病是人类第四大致死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近期数字指出,全世界每年有320万人死于糖尿病,即每分钟6个人。 

  诱发糖尿病的原因

  一、注意饮食节奏,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疾病:

  慢性疾病的糖尿病,与饮食有着大大的关系,吃要吃对了,才不会引起糖尿病,并且还可以慢慢治疗糖尿病的。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节奏和饮食方式都有着很大的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机体营养过剩,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诱发了糖尿病。

  二、糖尿病是“闲”出来的疾病:

  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以车代步,以电梯登高,各种交通工具使得人们缺少锻炼的机会,再加上平常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没有锻炼的时间和习惯,居家的电器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做家务的机会也不多了。而运动量不足不仅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还会减慢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肌肉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以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因此,闲逸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糖尿病是“烦”出来的疾病:

  个人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如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剧烈,若当事人未能及时的调整心态,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长期承受着生活、工作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则很容易因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加,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是体重减轻。简言之为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

  血糖水平高于肾糖阈,尿中排糖,尿的渗透压提高,尿量增加。尿糖增多,尿量相应增加。每日尿量可达5公斤。由于丢失水分,病人感觉口渴,饮水量增加。饮水增加是为了补充丢失的水分,并不是因为饮水增多才使尿量增加的。

  吃的食物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但组织细胞不能利用和储存,大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出。病人感觉饥饿,饭量增加,体重仍下降。

  2、糖尿病的无症状。起病时无症状者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往往是在健康检查时发现血糖较高,高血糖是从何时开始的难以确定。 

  3、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的糖尿病的症状。例如,病人因视力模糊到眼科,眼底检查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再化验血糖,证实为糖尿病,其时糖尿病早已存在。因贫血、浮肿就诊于内科的病人,经检查发现为糖尿病性肾病,才开始治疗糖尿病。女性病人外阴搔痒求治于妇科,经检查发现糖尿病,其外阴搔痒是尿糖较多所致。病人因恶心、呕吐、腹痛、嗜睡乃至昏迷到急诊室,可能是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约有半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起病时,表现为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关键的原因是脏腑的肝机能失常。最复杂的是奇经八脉受损。导致气血运行紊乱、筋脉失养、经脉经气涩滞而出现麻、木、痛、汗出异常、腹泻、便秘、虫咬蚁爬等异常感觉。糖尿病刚发生时可能就是乏力,别无其它不适,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不得法就可以伤害神经,导致上述诸般变化,甚至伤心、脑、肾以致心肌梗赛、中风、尿毒症而亡。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目前,治疗糖尿病基本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磺脲类,长期使用会造成用药失效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抑制糖吸收,造成人体能量不足,人体消瘦;胰岛素效果好,副作用少。治疗后期较常用。长期使用会造成用药量增大,甚至失效,并发症出现。 

  目前糖尿病虽然还不能根治,但只要患者医治方法得当,合理用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生活的调理,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的,而且如果措施得当,部分糖尿病人仍可达到正常健康人同样的寿限。 

  糖尿病的治疗专家表示,“饮食+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的治疗的一项基础措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均应长期和严格遵守。对所有糖尿病人来说,只要改变饮食的数量和质量,就可以减轻餐后的高血糖,从而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反之,一个血糖控制很好的病人如果不再控制饮食 ,马上就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同样,有规律、适当的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纠正血脂紊乱,降低血压,增强心肺功能,防治骨质疏松。运动和饮食治疗并称糖尿病治疗 的两大基石,只有基础牢固,药物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糖尿病足患者可适当运动

  1、运动还能强壮肌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运动能降血糖。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3、运动能降血脂和血压。血液中的胆固醇里有一类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它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研究发现,运动能升高“好胆固醇”,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

  4、运动有助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近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情不好不但阻碍患者积极就医,且情绪本身就会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足患者参加运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保持心情愉快,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运动能提高药物疗效。运动能减少体内脂肪,研究发现,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就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

  信息网祝全球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