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当防“红眼病”
发布时间: 2022-11-12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火眼、红眼晴”,是一种最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其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一、发病急,常为双眼暴发,有痒、异物或灼热感。如侵犯角膜,则怕光、流泪和疼痛。
  二、结膜充血特别明显,越近穹窿充血越明显。炎症剧烈时伴有点状或片状结膜下出血。
  三、分泌物增加,初起时只有少量黏性分泌物,以后可逐渐出现大量黏液性和脓性分泌物,早晨起床时上下眼睑常被分泌物粘着,不易睁眼。
  四、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角巩缘疱疹、角膜浸润及溃疹,有疼痛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五、发病后3~4天内病情最重,以后逐渐减轻,一般两周左右可痊愈。如不侵犯角膜,则无后遗症,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热外邪引起,治疗原则宜疏风清热解毒。可用10%黄连液滴眼。或黄芩、蒲公英、桑叶、菊花等,加水煎后熏眼或洗眼。并可采用下述验方进行治疗。
  ①桑叶15克,野菊花20克,金银花藤50克,草决明25克,木贼5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黄连、人乳各适量,将黄连放在人乳中浸一夜或隔水蒸。用乳汁点眼,每日数次。
  ③蚕蛹不拘多少,炙干研末,1次吞下,4~5天后红丝可以消失。
  ④食盐少许,用开水泡成淡盐水,每天清晨用其洗眼。
  此方还有预防其他眼疾的作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