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胃下垂的防治
发布时间: 2022-11-12
  胃下垂是指从肚脐水平的正常位置,胃下缘下移过骨盆而言,好发于、瘦长体型者,产妇、长期卧床少动和患消耗性疾病体质衰弱的人。老年人胃下垂多是由于消瘦或是腹肌松弛继发而成,轻者多无症状,重者因胃的正常位置改变,胃壁的张力下降,常会促使胃排空时间延长,胃内食物滞留发酵,而诱发胃炎。造成上腹不适、隐痛、饱胀、厌食、恶心、呕吐、打嗝、便秘等。其症状餐后或站立过久时加重,卧床休息则可减轻,并出现站立性昏厥、乏力、心慌和直立性低血压等,一旦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胃扭转坏死等并发症,导致急腹症,可危及生命,必须立即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胃下垂当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只要进行积极防治,可以减轻症状。主要措施有:
  (1)锻炼:每天可以坚持做仰卧起坐、前后屈身等运动,加强腹肌锻炼,增强腹肌张力,可减轻疾病症状。
  (2)饮食:饮食忌过饱和餐后站立,坚持少食多餐,食后平躺半小时,减轻胃的负担和重力。
  (3)胃托:放置胃托,借助外力将胃固定托高,减轻胃的重力作用。
  (4)服药:服用吗丁啉、西沙必利、胃复安等胃功力药,增强胃蠕动功能,避免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增加胃的负担。
  (5)针灸:针刺“健胃穴”,脐上三寸,即4横指,能起到“健脾安胃”、“益气提升”的治疗作用。
  (6)治疗: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腹痛服阿托品;腹胀消化不良服多酶片、胃蛋白酶和干酵母等;便秘服果导片、麻仁润肠丸;恶心呕吐服B6和灭吐灵。
  (7)手术:对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胃扩张和胃扭转坏死,必须采取手术处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