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疾病和平相处
发布时间: 2022-11-12

  每个病人都希望治病能“去根”,能彻底治愈,恢复健康。但对医生来说,一用就灵的特效药可以说少之又少。人一生中难免会罹患多种疾病,其中有一些是难以“去根”的慢性病,有的甚至是伴随终生的疾病。因此,对病人来说,拥有一个与疾病长期“和平相处”的理念很重要。

 

  首先,患病后要有一个平衡心态,不要羡慕、妒忌健康人,也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对慢性疾病也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一是不怕,二是要耐心,相信经过治疗自己是会慢慢好起来恢复健康的。

 

  其次,要相信医生是可以治疗自己疾病的,但病人自己也应该学一点医学知识,了解一些自己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过程等。常言道:“久病成良医。”你不能对各种疾病都能认识清楚,但至少对自己所患的疾病能有个正确认识和了解,得以能更好地配合治疗,这无疑对促进康复是很有好处的。

 

  再次,与疾病和平相处,就须备有足够的治疗药品和懂得使用方法。如高血压病人需常备应急降压药,并最好学会自测血压。心脏病人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糖尿病人应学会自验尿糖,随时掌握尿糖水平。总之,要做到经常维持治疗,切勿“缺粮断炊”,不规则的治疗不利于与慢性病和平相处,也不利康复。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时下有好些不切实际的药物广告或“科研新成果”,常给病人带来“意外惊喜”等。对此病人不要轻信盲从,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结果往往病未治好却浪费了钱财,有的还甚至加重病情发生意外。要明白,既然疾病不能在短时间“去根”,就不妨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与疾病“长久相安,和平相处”,这样才有利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