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荠菜鲜
发布时间: 2022-11-12
  冬日,我家餐桌上,老伴加了一盘嫩生生的野荠菜,白晶晶的根,青葱葱的叶,给人以急待尝鲜的诱惑。我问这鲜荠菜哪里来的,老伴说:“城里大街上,有从农村来的大姑娘、小媳妇,挽篮叫卖呢,二元钱一斤!”吃饭时,我用筷夹起一撮,蘸甜酱放嘴里细嚼,鲜鲜的,香香的,美味极了。我想,冬日进餐,有了这玩意,比吃多么高档的菜肴,都强千百倍呢。
  荠菜的旺长和绽花期,本来是阳春三月草木萌发时,民间有俗语“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特别钟爱荠菜的唐代诗人辛弃疾有诗为证:“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如今为啥初冬时节,天气寒冷,它已全身翠妆亮相集市、大街小巷和千家万户,成为冬日人们最鲜美的菜肴,宾馆、饭店餐桌上的亮点。我带着这个疑问,同老伴回到故乡老家,去山野里探寻,果然在山前向阳坡的梯田里,呈现着一簇簇葱绿,周边的树木黄叶儿在寒风里凋零飘落,大多只剩光秃秃的枝条,花草也都枯萎,显露着苍白之状,唯有这荠菜却冒着寒风的侵袭蓬勃起来,有的还绽开了白晶晶的小花,一派春意盎然气氛。见此状,我不禁当即赋诗一首:“两瓣嫩叶,一朵小白花/从辛弃疾的《代人赋》里摇曳出来,一幅早春的画”。这个“早春”,实际提前了一个季节。我仔细琢磨,也许有它的道理。当今出现暖冬现象,节气到了气候却不能兑现,恐怕这是主要原因,次之荠菜的生长适合了乍寒还暖的自然环境,如此一来,我心中的疑问就冰化雪消了。
  我和老伴,没用多长时间,就采了一大塑料袋荠菜,乘车伴夕阳回县城,把它淘洗干净,准备慢慢品尝。这荠菜,又名护生草、菱角菜,是养生的好食品。荠菜全身都是药,食后明目、清凉、解热、利尿,还治高血压、痢疾等,并预防胃癌、食管癌,所以经常吃一些,对健身大有好处。我老伴把荠菜剁细,掺进肉馅,包水饺吃,我迫不急待的尝了一下,味道忒鲜忒美,甜丝丝,香喷喷,比饭店、宾馆的“三鲜水饺”味美多了。还有荠菜鸡蛋馅烙得菜饼,热乎乎地吃上两个,那真够过瘾而满足了食欲。还有一种清香得令人爽心的荠菜食品,就是把荠菜馅里滴进花椒油,烙成黄褐色的煎饼卷,酥酥脆脆地啃起来,美得人会赞口不绝。荠菜是耐寒野菜,不怕寒袭,不怕冰冻,被大雪掩埋了,有的照常蔓延生长,我曾为它生命力的倔强精神,写过一首小诗《荠菜》:“雪中麦苗沉沉眠,野荠吐绿若铜钱/挽篮采得春意来,深冬餐桌尝新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