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有热象、有寒象
发布时间: 2022-11-12
  类固醇及抗组织胺是皮肤科常用药,临床上,很多人用了强效类固醇,病况仍反反复覆,如富贵手(主妇湿疹)、脂漏性皮肤炎、干癣等。
  中医学中寒热的观念,其实提供了不同的治疗选择,中医利用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有寒象,医师开方温药,如果是热象,医师就用凉药,只要把握方向,治疗效果指日可待。
  皮肤疾病常为热象,如风热血热型,肝胆湿热型。常见红疹、奇痒的小水泡、油性落屑等,中医师可以从舌苔及脉象判定寒热。热性的体质,请病人不要食用冰品,因为冰品会把热气闷在体内,让热气无法发散。
  另外,建议避免一些热性食物,如龙眼、荔枝、羊肉炉、姜母鸭、麻辣火锅、麻油鸡、烤炸食物、葱、姜、蒜等,由于病情属热性,药物使用以凉药为主,常用的有玉女煎、竹叶石膏汤、麻杏甘石汤等。
  中医还强调睡眠养生的观念,晚间11时以前一定要就寝,按照这些处理原则,轻微他如青春痘,有脓包、白头及黑头粉刺,治疗效果自然驾轻就熟。
  西医讲的荨麻疹,中医名为风疹块,古书上提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临床上偶有些不易处理的病案,如加上一些养血药物,如阿胶、丹参、旱莲草、鸡血藤等,这些血虚风燥型的病案,常可见疗效。
  中医学利用寒热的观念,只要诊断正确,疗效必然可见,如果药效不如预期,中医师便要反躬求已,是不是辨证论治的方向不对,一径告诉病家,中药的效果比较慢,毋宁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言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