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非火气大,过用苦寒药降火伤肠胃
发布时间: 2022-11-12
  时序渐渐由热转寒,空气中的湿度也开始降低,许多人觉得口干舌燥、嘴巴苦苦的、喉咙痛,甚至心情也会跟着焦虑烦燥、睡不安稳,中医师表示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
  医师指出,秋天之气与人体的肺在五行属性皆为金,同气相求;中医所说的“肺”,除肺脏外,还包含皮肤、毛发、鼻腔、咽喉、气管等;燥邪影响肺脏,耗损身体水分,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例如出现类似感冒的咳嗽现象,但通常只是干咳且感到口干舌燥,不会头痛、喉咙痛、流鼻涕,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
  有些秋燥患者以为自己是火气大,自行服用黄连等苦寒药,或是喝青草茶想要降火,结果燥症没有消,反而因为过度寒凉导致肠胃不适。
  医师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的养生观和四季运行之道紧密相系。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时间,以敛阴养气。起居有度,再做些聚气、内敛运动,能够有效锻炼体魄。秋季注重收敛精、气、神,因此,适合秋天的运动模式,应该具备缓慢、放松、柔缓圆形、动静协调等特质,例如气功、太极、瑜伽、散步、慢跑等。运动时不带任何思绪,让身体自然运作,身心灵才能真正结合有效养生。
  中医师说,秋天吃些平润的食物较好。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参、石斛、荸荠、枸杞等,可以润心肺、养胃阴。带有胶质或是质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润」的效用,例如银耳、海带、山药、莲藕、菇类、海参、海蜇皮等。另外,含有油脂的坚果类,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也可以达到滋润、润肠消便秘的功效。
  多喝水很重要,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喝水时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分布。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蜂蜜可以润燥、清热,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滋润肌肤功效,与水调和喝下既可补充水分,又可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许多干燥症状,还能抗衰老,是秋季养生的简单良方。不过,由于蜂蜜内可能含有某些厌氧菌,婴幼儿、肠胃道过于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人应避免食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