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证分湿热伤肾、肾虚挟湿、脾肾虚论治
发布时间: 2022-11-12
  如果患者长期持续高尿酸血症,往往促使过多尿酸盐结晶沈淀在肾脏间质、髓质、远程肾小管等部位,进而造成痛风性肾病变。中医师表示,这种病变患者临床上常见尿酸结石、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尿酸、肾小管功能损害等,传统中医辨证常分湿热伤肾、肾虚挟湿、脾肾虚衰等三种证型。
  医师指出,中医认为,部份痛风性肾病变比起其它肾病变较为好治,因为全程贯穿湿热邪毒,中医疗法常以补肾、袪除湿热毒邪,佐以化瘀、降尿酸,如此多半可望改善病情,至于肾功能恢复程度必须视损伤程度、病程久暂而定。
  如果是湿热伤肾,病患除了可能罹患痛风性关节炎之外,通常伴有小便灼热不顺、腰部酸痛、口苦咽干、尿血、尿挟石、尿少色黄、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等症状,多见于痛风结石并发感染。
  肾虚挟湿病人常见脸部或下肢浮肿、脸色少华、精神疲惫、身体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繁、舌淡胖苔白滑等症状,常见于慢性痛风性肾病变且轻微损伤肾功能;临床上属于重病,治疗上必须特别小心。
  脾肾虚衰患者症见心悸、气喘、畏寒肢冷、脸肿尿少、恶心呕吐、口中尿臭、腹闷腹胀、大便秘或泻、舌淡胖苔白腻等症状,可能出现肾衰竭,患者需要接受洗肾,通常不需要勉强治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