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忧郁药增血管硬化风险
发布时间: 2022-11-12
  美国最新动物实验发现,常见抗忧郁处方药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硬化风险,用药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冠状动脉很容易产生粥状硬化病变,且粥状硬化病变数量增加六倍之多。
  美国威克森林浸信会医学中心研究团队近日在在线版《身心医学》期刊(Psychosomatic Medicine)发表上述研究成果。
  研究首席作者病理学、比较医学教授卡萝‧希芙莉表示,医界早发现,忧郁症与心脏病很有关联,不过大家并不知道治疗忧郁症是否就能降低心脏病风险。
  这项研究含括四十二只中年母猴子,研究人员喂食这些猴子西式饮食食物,食物含有不少脂肪、胆固醇,持续十八个月。在治疗之前,研究人员纪录猴子出现哪些忧郁症行为。
  在美国女性死亡主因当中,冠心病排名第一,且女性出现忧郁症机率为男性的两倍,因此研究人员以母猴子为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将这些猴子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选择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SSRI)药物乐复得(Zoloft),还有一组服用安慰剂,用药时间每天一次,持续十八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抗忧郁剂的猴子,冠状动脉出现粥状斑块数量为服用安慰剂猴子三倍之多。猴子若有忧郁症,且以抗忧郁剂进行治疗,血管出现粥状斑块数量更多,与服用安慰剂的猴子相比,多增加近六倍。
  希芙莉教授表示,研究显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长时间服用这种抗忧郁剂,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粥状硬化病变。对于人类来说,这项研究颇具临床意义,在美国,近四分之一中年女性有服用抗忧郁剂,多数处方笺药物为“选择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人类服用抗忧郁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问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