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使用干癣药,易产生抗药抗体
发布时间: 2022-11-12
  干癣用药如果断断续续,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医师表示,目前治疗干癣药物包括类固醇、生物制剂等,断断续续使用一些生物制剂,患者就可能产生抗药抗体,药物效果就越来越差,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根据研究,有的生物制剂出现抗药抗体比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但若是持续、稳定用药,必要时,合并免疫抑制剂,就能减少抗药抗体出现风险。
  医师指出,皮肤科学会过去一年多来,积极向健保署争取延长生物制剂治疗的使用时间,健保署近日终于公告,四月一日起放宽干癣患者的生物制剂用药年限,将原本的用药半年就需停药,修改为只要有足够疗效就可以持续申请,到两年后才停药,将可嘉惠许多严重的干癣病患,患者也较不容易出现抗药性问题。患者若刚停药,可尽快回诊与医师讨论续用申请事宜,不要等到复发才治疗。
  医师解释,治疗干癣,类固醇药物效果虽然立竿见影,但患者多需要长时间使用强效类固醇,长期累积下来,很容易产生全身性副作用。相较之下,注射生物制剂需要一段时间,效果才会比较明显,从一、两星期到八个星期不等,视不同药物而定,生物制剂效果较为稳定、持久,副作用也不像强效类固醇那么强烈,提供民众另一种选择。不过生物制剂会让免疫力稍微下降,若罹患结核病,病情没有获得控制,或患有恶性肿瘤,就不宜使用生物制剂。
  有些药物可能诱发干癣,使用时,必须特别谨慎。医师提醒,药物包括不当类固醇使用、精神科药物锂盐、一些高血压药剂、治疗C型肝炎的干扰素,以及部分抗生素、抗灰指甲药物,都是目前已知可能诱发干癣的药物,因此干癣患者因其他疾病看诊时,最好告知医师,自己有干癣病史,以免药物诱发干癣发作。
  医师指出,干癣属于全身性慢性发炎疾病,国内盛行率约千分之二、三。约两成有家族史,患者可能因为外伤、感染、压力、某些药物、健康食品,导致身体分泌大量的发炎物质,从而导致表皮细胞过度增生及异常分化。患者如果熬夜、抽烟、喝酒、压力较大,或有呼吸道感染、慢性牙周病等感染病症,干癣就可能复发。
  医师表示,传统治疗效果不佳,需要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此外,患者不但有外显的皮肤症状,连头皮、指甲都可能有干癣,患者更面临从头到脚的共病风险,如干癣性关节炎,脂肪肝、肺炎、肾病变、虹彩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胆囊发炎、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的风险都比一般人高。且干癣越严重共病风险越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