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的去处
发布时间: 2022-11-12
  我爱看书,因而北京海淀图书城是我常去的地方,精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买了回家细看。渐渐地,书越积攒越多,书架塞得满满当当。爱逛书城的我,忍不住总有新书陪我回家,当新书看完后往书架上塞时,目光在书架上来回扫荡,最终不得不舍弃一两本时间久远的书,好让新买的书有立足之地。看着被挤出书架的书,心有不舍。因而,我每次都把挤出书架的旧书赠送给楼下收旧书的人。
  夏天,我去医院看望京城一位作家,在闲聊中他委婉地说,他的亲戚在丰台一个旧书摊上看到了他签名赠送给我的书,他试探性地问我是否有人模仿他的签名?我说这种可能性不大,旧书摊上的那本书就是他赠送给我的。我补充说:“我看过的书,都主动让它进入旧书循环系统,让喜爱这本书的人,买走继续阅读。被阅读后的书籍,有可能再次进入循环体系,等待下一个爱书人。”他听后只说了三个字:“有道理。”但他的表情明显不自在,这让我心生愧疚。
  前不久,我有新书出版时,几个熟识的朋友见面索书,我就把样书奉上,朋友要求我签名赠书,我坚持说自己写的字和我相貌一样难看,就不签名了。索书的朋友依然坚持,我就拿出另一朋友赠刻的一枚印章,钤印以代替自己签名。有一天,闲来无事在互联网上溜达,心生一念,在百度里输入书名:《故乡背影》,结果让我莞尔:风信子钤印本,售价:50元。印象中,向我索书的人本来就很少,其中有几个人我连印章都没给加盖,钤印赠送朋友的人数应该是个位数,但就是这个位数的几本钤印本,也已经流入旧书市场。对此,我反倒很欣慰:书在流通中,等待爱书人。
  其实,书籍在读者手里被翻阅,才是书籍的真正作用。我与那位作家看法不同的是,我觉得自己看完的书,长期搁置家里,往往多年都不再翻看一页,反倒不如让书流动起来,进入旧书循环市场,旧书也会遇到新爱,喜欢某本旧书的人,又会再续一段人书情缘。对于自己不再需要的旧书,只要不丢进垃圾桶,或转赠熟人或当作废旧书刊处理给收购旧书的人,让书流动循环起来,我都会对这样的爱书人心存敬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