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整个病程会见瘀血现象
发布时间: 2022-11-12
  中医师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经痛、不孕、持续性下腹痛、月经失调、性交疼痛等症状,类似中医症瘕、月经不调,发病后“瘀血现象”将会横跨整个病程。
  传统中医认为,诱发这种病症的可能原因包括妇女多产、手术、性生活频繁等,因为这些原因容易损伤子宫,甚至造成月经经血藏泻功能失常,以致于部分经血逆行,造成“离经之血”蓄积于骨盆腔致病。
  医师指出,这种病症常见于生育年龄妇女,高峰期落在三十至四十岁。统计显示约有七成患者都有继发性经痛,约有四成患者出现不孕症。
  现代医学对这种病症存有不同看法,譬如有些专家提出子宫内膜异位是一种卵巢激素依赖性问题,认为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若是异位的子宫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甚至引起病理演变、出现相关症状,这时候才会被认定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师表示,传统中医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视病情搭配其他治法,但中医疗法不适合晚期、病程长等严重病患。
  中医认为,这种病症主要跟瘀血有很大关系,瘀血是病理性产物,治宜活化瘀血,甚至消积散结,适合用三棱、莪朮、当归、丹参、牡丹皮、赤芍药、浙贝母、鸡内金等中药材;还须注重气血调理,可视病情酌加能够行气的郁金、香附等中药材,以便促使患者可以气顺血和、瘀血得消。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血凝日久则形成血瘀,所以行气药应斟酌使用。
  医师指出,经期应配合化瘀、止血止痛;经净至排卵则配合予以活血理气、化瘀消积散结;排卵之后需配合予以补肾活血;外治法协同治疗有利于松解沾粘、吸收症瘕等物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