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原味之秋
发布时间: 2022-11-12

告别了夏的炽烈,从今天开始,秋姑娘摆动着衣袖,翩然而至。

瞧,缤纷的色彩染上了枝头;听,羽化的秋蝉蠢蠢欲动。

走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星星点点的桂花开得正盛,无需细嗅,空气里都是甜蜜的味道。满陇桂雨正是最值得一去的时候,满树染金,满山飘香。当“桂花雨”碰上西湖龙井,各中滋味,妙不可言。

宁波四明山的红枫层林尽染,湖州的银杏长廊满目金黄。

三门的青蟹正肥美,临安的山核桃粒粒饱满。

伴随着阵阵凉风,江南大地,已然迈入一年中最富韵味的季节。

有蕡其实

诗经曰:“桃之夭夭,有蕡(音同“焚”)其实。”庄子有云:“正得秋而万宝成。”说的是庄稼成熟、果实累累的意思。

秋天不就是这样一个季节。代表着成熟,更代表着收获。

在有着“中国猕猴桃之乡”的江山,一个个毛茸茸的小可爱正是丰收的时候,咬下一口,细甜多汁。

还有栗子。每到这个季节,满城飘着的除了桂花香,就是栗子香了。杭城的热门甘栗店门口,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捧着一袋糖炒栗子,不经意踩过金黄色的落叶,摩擦出“沙沙沙”的声音,这才是秋天特有的味道。

还有一种不得不提的美食,那就是糖桂花。在桂花树下铺上几张塑料纸,一阵风打来,纸上便落满了金灿灿的小颗粒。把这些桂子收集起来洗干净,一层糖一层桂子地铺满玻璃瓶,放进冰箱里等上半个月,便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做糕点时放一些,烧汤圆时也可以放一些,能从这个秋天,一直吃到下一个秋天。

当然,收获还有着其他的意味。

比如爱情,再比如,孕育新的生命。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就定在这个怡人的季节,再过几天,她就将披上嫁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而我的肚子,也将在这个怡人的季节里愈见规模,肚子里的小宝贝,正通过越来越频繁的活动来跟我交流。

悲秋

在描写季节的诗歌中,字里行间,往往是萧瑟的,让人感受到的是凄凉、是忧愁。

张继眼中的秋是失意的。那一年,他南下避难,江南水乡秋夜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愁的客子,于是,就有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后来,张继投笔从戎,一直做到盐铁判官。只是这些人们都忘了,依旧记得的,只有那秋夜里的钟声。

王勃眼中的秋是孤寂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晚霞长空亘古常存,孤鹜却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远方水天相接,茫茫渺渺,哪里是他的心绪所在呢?

马致远眼中的秋是凄苦的。他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郁郁不志,困窘潦倒,在羁途中,他描绘出的是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杜甫眼中的秋是悲凉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色的苍凉,让他想到了自己人生的苍凉。

只是,秋为什么一定就要是悲的呢?

就像林语堂说的,秋代表成熟。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这才是我所爱的秋的原味。

享受秋天 享受生命

正如岁月有四季一样,人生在世,也当有四时。

如果说孩提时是生机勃勃的春,少年时是热情洋溢的夏,中老年正是独具韵味的秋,而这秋持续的时间,也该是最长最精彩的。

人生到了这个时刻,少了几分年少轻狂,多了些许稳重、矜持,看云淡风轻,观落叶飘舞。

此时,杭州朝晖公园里的银杏正慢慢凋落,但仍挡不住那别样的美。跟之前的默默无闻相比,只有到了秋天,才是它绽放自己的时间。待到金黄覆盖住整条小径,才是最绚烂夺目。

仙居的稻田里,一株株饱满的稻穗正享受着成熟的喜悦,弯着腰、弓着背,内涵多多却依然谦逊。

红的、黄的、绿的,西湖边的色彩开始有了层次,少了一分稚气,多了一分苍茏。

暖阳和煦,秋风拂面,直叫人心旷神怡。

钱江畔、东海边、南湖旁……江南一带的,正享受着这样的秋天和生命。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9月23日16时21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进入秋季。

天文教育专家说,“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故称秋分。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秋分意味着真正进入秋季。因北半球天气转凉,大雁、燕子、杜鹃等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气象资料显示,从秋分这一天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摄氏度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保健专家提示说,秋分之后,白昼短于黑夜,阴气加重,进入了“多事之秋”的时节,看到大自然的一片肃杀之气,人很容易生病和悲秋。克服这种“悲秋”情绪,在饮食上要有规律、口味要清淡,在精神调养上要保持乐观情绪,多想开心的事。

秋分后,气温降低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大家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着凉感冒,起居要注意对胃部和背部的保暖。

正式入秋

及时添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