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错失身边的中药——荸荠
发布时间: 2022-11-12

荸荠

【别名】:芍、凫茈、葃菇、水芋、乌芋、乌茨、葧脐、黑山棱、地栗、铁葧脐、马蹄、红慈菇、马薯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入肺、胃经。

【入药部分】: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

【产地分布】:栽植于水田中。原产印度,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低洼地区。

采收荸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0-120g;或嚼食;或捣汁;或浸酒,或澄粉。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或澄粉点目:或生用涂擦。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化痰;消积。主温病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目赤;消渴;痢疾;黄疸;热淋;食积;赘疣。

【选方】:

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荸荠汁、梨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

②治寻常疣:将荸荠掰开,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体,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庞体角质层软化,脱掉,微有痛感并露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为止。连用七至十天。(《中华皮肤科杂志》

③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荸荠打碎,煎汤代茶,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④治下痢赤白: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损破,于瓶内入好烧酒浸之,黄泥密封收贮。遇有患者,取二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瑶经验方》)

⑤治痞积:荸荠于三伏时以火酒浸晒,每日空腹细嚼七枚,痞积渐消。(《本经逢原》)

⑥治腹满胀大:乌芋去皮,填入雄猪肚内,线缝,砂器煮糜食之,勿入盐。(《本草经疏》)

⑦治大便下血:荸荠捣汁大半钟,好酒半钟,空心温服。(《神秘方》)

⑧治妇人血崩:凫茈一岁一个,烧存性,研末,酒服之。(《纲目》)

⑨治咽喉肿痛:荸荠绞汁冷服,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⑩治小儿口疮:荸荠烧存性,研末掺之。(《简便单方》)

荸荠保健食疗

荸荠,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史。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是—种优良的药食兼用的果蔬类食物。

★推荐12种荸荠药膳方

1、治癌症术后、放化疗中脾胃虚弱:香菇30克,荸荠60克,嫩豆腐400克,葱花9克,油、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将香菇洗净,温水发开去蒂切丝(保留菇水);将豆腐切成小块状;将葱切碎;将荸荠洗净削皮,并切成小片。取香菇、荸荠、豆腐一起置入锅中煮汤,汤沸后加入盐、油、胡椒粉、味精,再入葱花煮片刻即可,佐膳服用。

2、治阴虚肺燥、痰热咳嗽:鲜荸荠150克,打碎绞汁,加入梨汁60毫升,藕汁100毫升,芦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1-2次。

3、治癌症放疗中或放疗后引起的津液亏损,大便秘结:生荸荠20枚(洗干净,并用温水烫)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匀饮用,每日1-2杯。

4、治癌症病人肝肾阴虚:大鲜蘑菇14朵,荸荠150克,杞子15克,酱油20克,鲜番茄1只,米酒、白糖、精炼油、芝麻油各适量。将荸荠洗净切片,蘑菇蒂削平后洗净,放沸水锅中煮25秒钟捞出,用冷水漂凉。锅置小火上烘热,下油,将蘑菇、荸荠放在油锅中,反复翻炒,至菇面呈金黄色,加入米酒、杞子、白糖、酱油及开水200毫升,加盖,用小火焖煮,至汤汁基本干,淋上麻油,然后将切片番茄放在蘑菇上即可。

5、治癌症病人脾肺两虚:荸荠100克,鸡蛋3只,蘑菇100克,植物油、香葱、盐适量。将荸荠洗净切片;蘑菇洗净,切片;香葱洗净去根须,切成葱花。取鸡蛋放入碗内,投入蘑菇、油、荸荠、盐,用筷子打搅拌匀。再放入烧热的油锅中,不停翻炒,待成小块状时即可,佐膳服用。

6、荸荠洗净去皮,用水煮熟,将水澄清后喝下,再吃荸荠。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吃5-6个即可,对阴津虚损便秘有效。

7、需要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8、鲜竹叶30g、荸荠7-10只、鲜白茅根30g煎服。对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疮、尿赤、便秘之症有良效,一般3-5剂即可见效。

9、生藕150克,荸荠250克,白萝卜100克,洗净切片,煎水代茶饮服,可防治鼻出血。

10、荸荠500克,洗净打碎,地榆30克,加红糖150克,水煎约1小时,每日分两次服,治疗痔疮出血效果佳。

11、鲜荸荠还可以用来治疗酒齄鼻,取鲜荸荠数个,洗净去皮后拦“腰”切开,将切面紧贴鼻患处轻轻涂抹,使白粉堆积在患处。每次擦过后,切莫立即洗脸,以免影响疗效,每日早晚涂抹1次。

12、鲜藕汁、荸荠汁、梨汁各等量,随意饮服,可辅助治疗痰热咳嗽、发热烦渴、津液不足【提示】荸荠虽好,但不是任何人都适合食用的,因为荸荠性寒,属于生冷食物,小儿消化力弱就不宜食用。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