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秋季天干物燥,预防咳嗽上火多吃这几样食物,

 

2022/11/12 6:05:49 ('互联网')

秋冬季节,由于阳气衰弱,人的抵抗力下降,天气寒冷也不利于呼吸系统功能,容易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咳嗽痰多成了主要症状。咳嗽痰多不仅影响睡眠休息,还可能会传播细菌,影响周围亲友,非常不好。因此,我们来给大家分享介绍止咳化痰的方法。欢迎关注我们并发私信:康复资料,将获得我们153份康复资料与糖尿病康复电视剧链接

一、什么人群容易咳嗽痰多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

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最好医院详细检查,针对病因积极的治疗,不要擅自用药。

二、中医认为引起咳嗽痰多的原因

1、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2、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3、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三、中医痰多的辨证分型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用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用泻白散化汤加减: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四、化痰中成药

1、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

成分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

功能与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

2、治咳枇杷露(药典收录)

成分: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祛痰。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3、祛痰灵口服液(药典收录)

成分:鲜竹沥、鱼腥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

4、橘红痰咳液(药典收录)

成分:化橘红、百部(蜜炙)、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

功能主治:理气祛痰,润肺止咳。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气喘等症。

药典收录的含橘红的中成药还有:橘红丸(片、颗粒、胶囊)、化痰橘红口服液(丸)等

5、枇杷叶膏(药典收录)

成分:枇杷叶。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药典收录的含中枇杷叶的成药还有:枇杷止咳胶囊、川贝枇杷糖浆等。

6、止咳化痰丸(药典收录)

成分:麻黄、甘草、半夏、陈皮、细辛、五味花、郁金、干姜、桔梗、射干、葶苈子、猪牙皂、百部、红枣。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哮喘,痰盛,气急喉鸣等。

7、祛痰止咳胶囊

成分:紫花杜鹃、党参、甘遂(醋制)、水半夏、芫花(醋制)、明矾。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祛痰止咳。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所引起的痰多,咳嗽,喘息等症。

8、止咳祛痰颗粒

成分:桔梗、百部、苦杏仁、盐酸麻黄碱。

功能主治:润肺祛痰,止咳定喘。用于伤风咳嗽,气喘。

9、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药典收录)

成分: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油。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10、痰咳净片

成分:桔梗、苦杏仁、远志、五倍子、冰片、甘草、咖啡因。

功能主治:通窍顺气,止咳,化痰。用于支气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气促,气喘。

11、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金银花、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12、小儿肺热化痰口服液(药典收录)

成分:麻黄 ,前胡,黄芩,紫苏子,石膏,苦杏仁(去皮炒),葶苈子,竹茹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喘。

13、半夏止咳糖浆

成分:半夏(姜制)、麻黄、苦杏仁、紫菀、款冬花、瓜萎皮、陈皮、甘草(炙)。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14、二陈丸

成分: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

15、桂龙咳喘宁(药典收录)

成分: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炒苦杏仁。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本品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

五、常见化痰的食物:

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萝卜:能化痰消胀气。

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

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润肺止咳。

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

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

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

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

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

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

13、无花果: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抗癌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

14、海蜇: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

15、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16、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17、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18、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

19、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1日2~3次,饭后服。”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20、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六、止咳化痰的养生汤

1、银贝雪梨汤

主料:白木耳20克, 川贝母5克,梨200克

辅料:川贝母5克

调料:冰糖30克

1. 将水发银耳拣去根蒂及杂质,洗净,撕成小片。

2. 将雪梨洗净削去皮,除去核与籽,切成小丁块。

3. 川贝母洗净,泡好。

4. 将处理好的银耳、雪梨、川贝母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糖和水1杯,上笼蒸约1小时,取出即成。

健康提示:

1. 银耳功能滋阴补肺,润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川贝母功能补肺清肺,化痰止咳。

2. 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补肺,止咳化痰之功;

3. 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肺虚,肺气肿,肺功能不佳所致胸闷气短,干咳无痰或咳痰咯血等症。

食物相克:

川贝母:川贝母反乌头、矾石、莽草,恶桃花。

2、干贝萝卜球汤

功效:咳喘食谱 利尿食谱 理气调理食谱 滋阴食谱 祛痰食谱

主料:白萝卜500克

辅料:干贝25克

调料:料酒10克,大葱5克,姜5克,盐3克,味精2克

1. 干贝洗净,蒸好,备用;

2. 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

3. 将白萝卜冲洗净,刮去皮,用小刀削成12个均匀的小球;

4. 将萝卜球入开水锅中略烫一下,捞在凉水中冲凉;

5. 取小碗一个,把蒸好的干贝码在碗底,萝卜球在上面,加料酒、精盐、味精、鸡清汤和蒸干贝的原汤,上放葱段、姜片,上笼蒸半小时;

6. 将蒸烂的萝卜球、干贝取出,拣去葱、姜,滗汤于锅内;

7. 将干贝萝卜球翻扣在大汤盆内;

8. 原汤锅上火,倒入鸡清汤煮;

9. 待煮沸,撇净浮沫,加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徐徐地倒在大汤盆内即成。

健康提示:

1. 干贝萝卜球汤以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烦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二便的萝卜为主料,配以养阴滋补的美味海鲜之品干贝而成。

2. 无论是从营养和保健角度来看,还是从中医食疗的食性理论分析,萝卜都可作为蔬菜中对人体十分有益之品。

3. 二物配合,共具养阴滋补、化痰止咳、顺气消食之效。

小帖士-食物相克:

白萝卜:白萝卜忌人参、西洋参同食。

3、北杏炖雪梨:

主料:苦杏仁20克,梨500克

辅料:白砂糖50克

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急火隔水炖1小时。

用法: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健康提示:

效用: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等症。

按语:北杏含多种皂甙和微量氰酸,有镇静呼吸中枢、止咳平喘的作用。与雪梨同炖能除其寒性,增润肺平喘之功效,且能生津化痰。清热祛燥,为四季镇咳之佳品。

肺调养药膳

小帖士-食物相克:

苦杏仁:本品与黄芩、黄芪、葛根相克;

4、川贝冰糖炖梨

简单安全,润燥化痰效果佳,而 且不热不寒,副作用少,可常食用,一般以五天为一疗程 ,方法详述如下:

川贝冰糖炖梨,选黄皮较粗之梨子,洗净后,不用削皮, 中间梗挖空,塞入冰糖约10至30克,放入碗内,隔水蒸煮 30至60分钟后,梨子会自然出水,用金属汤匙,挖果肉, 连同汤汁一起吃下。痰黏严重者可加用2至6克之“川贝母 粉”,先用100至200c.c沸腾之水,煮约5至10分钟后,再 与上述冰糖水梨共同蒸煮后,连同汤汁一起吃下。

以上为成人50公斤之剂量,小孩则依体重,按比例服用 ,例如小孩体重25公斤,25/50=1/2份), (小儿可弄成梨泥喂食,婴儿可用汤汁喂服即可。

注:为节省时间,依个人需求,可一次炖煮2至3份,要 吃时再隔水蒸煮温热吃即可,(不建议用微波炉加热),

若食物有化痰作用,但属性温者,就疏导疗法而言,还 是不宜服用;除非病人的痰已化很久,而成水水的泡沫 状时,才能用这类食物,稍微收敛减少一些痰,但如杏 仁或白果等都有微毒,则不宜久服,

七、化痰的不同药材

1、温化寒痰:如半夏、白芥子、陈皮、干姜、苦杏仁等

2、清化痰热:如川贝、栝楼、冬瓜仁、竹茹、枇杷叶等

3、润燥化痰:如川贝、桔梗、麦冬、橘红、干地黄等

4、治风化痰:如天麻、白附子、胆南星、法半夏等

5、开窍除痰:如菖蒲、郁金、远志、胆南星、白矾、竹沥等

6、化痰消坚:用于瘰疬、甲状腺肿块、肿瘤等。药物有夏枯草、浙贝、昆布、海藻、山慈姑、天南星等。此法治疗时若选用1、2味虫类药,如炮山甲、地鳖虫、全蝎、蜈蚣等,能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最佳的方法,一般用西药控制住急性发作,再用中成药进行调养,最后用食材与养生汤康复。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治疗疾病请去医院检查,对症处理。

欢迎关注我们并发私信:康复资料,将获得我们153份康复资料与糖尿病康复电视剧链接

请大家多多关注我们交流,多多点赞、转发、回帖支持+++

#上头条##全民健康生活大作战# #真相来了#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药师方健 @余千兰@糖尿病之敌 @糖尿病之敌 @糖尿病同伴 @糖尿病学堂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老人的情况是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