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何预防可能存在的消化
发布时间: 2022-11-12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已被证实,勤洗手和戴口罩是防控疫情最简单且有效的防护措施。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1月30日,bioRxiv的一项研究发现消化道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潜在感染的途径;2月1日,深圳的诊疗前线传来了“患者粪便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RNA阳性”的消息,提示粪便中可能有活病毒存在;2月3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发布,方案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内容增加了“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虽然说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还未被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证实,我们也应当防范于未然。


一、什么是消化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播方式,也叫做粪-口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中存活,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水或者食物,那么就会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造成传播,也就是所说的“病从口入”。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消化道症状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少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以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

三、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播

1、勤洗手

在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后(如外出回家,手捂咳嗽打喷嚏,便后,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接触或处理动物粪便等),在进食之前用流水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在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再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至少20秒。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应避免进食。

2、注意饮食卫生

不要接触、购买及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少吃生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干净,水果最好削皮吃;食用禽、肉、海鲜、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切割生食和熟食的刀具、菜板要固定并分开使用;建议家中备公筷,注意餐具消毒。

3、保持卫生间清洁

马桶,洗脸台,卫生间门把手等地方,可以用75%酒精或84消毒液等消毒;卫生间每天早晚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不能自然通风就用排气扇通风;尽可能不使用公共厕所,如需使用,尽量选择蹲式马桶并随身携带含酒精的消毒湿巾,在接触公共用物后擦拭皮肤。

最后,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议您: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卫生间清洁


参考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原文链接: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