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情况下老人最易跌倒
发布时间: 2022-11-12

  跌倒是全球老人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每年因跌倒造成伤害的达2500万人。跌倒不但会造成脑部受伤、等严重外伤,还会给心理带来极大创伤。本期,本版特邀专家讲解如何避免老人跌倒。

  跌倒是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摔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发作所致。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中,21%~23%的男性和43%~44%的女性曾跌倒过。约20%~30%的跌倒会造成老人中度以上损伤,降低了老人的自理能力,增加了早亡风险。跌倒还会造成心理障碍,尽管很多老人跌倒时并未受伤,但之后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特意限制自己的行动,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出现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0种情况最易跌倒。年龄大于65岁、曾有跌倒史、平衡感失调、肢体功能障碍、、身体虚弱、头晕、、大小便功能异常、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一般在住院早期和晚期、从床到椅子之间转移时、走路和上洗手间时容易跌倒,在床边、洗手间、楼梯、走廊等地方也容易发生跌倒。

  老人跌倒原因多。跌倒的常见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老人自身生理或病理变化所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通常来讲有3种情况:1.衰老导致感觉迟钝、反应变慢以及视力减退。当环境突然改变时,不能正确判断环境结构及障碍物,身体失去平衡时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容易跌倒。2.老人易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从而引起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3.衰老导致骨骼肌肉系统退化,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或由于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诱发跌倒。

  外因包括一些容易诱发跌倒的环境因素,包括室外路面不平、交通状况复杂、环境光线不足等;室内环境杂乱、地板湿滑、床和座椅未固定好或高度不合适等;个人习惯上,衣服过大过厚、裤子太长、带子太多,喜欢穿比较滑的尼龙袜,鞋子不合脚,睡前饮水导致夜尿太多等,也容易引起跌倒。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跌倒,比如降压药易导致、头晕,药易导致嗜睡、视物模糊,降糖药易导致头晕无力。

  如何提高防跌倒能力。一要预防身体机能退化,有、、等问题的老人应佩戴合适的眼镜,避免用眼过度。听力下降者佩戴助听器。尿失禁者每日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夜尿多者睡前少喝水,床边准备尿壶。

  二要避免走过陡的楼梯和地面不平的路,注意利用楼梯扶手和拐杖。有的老人不服老,觉得自己身体好,出门时携带物品过重或买很多东西,造成走路不稳,从而增加跌倒风险。搭乘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不要心急。避免走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天亮前和天黑后最好减少出行。在卧室、浴室和过道都装上夜间照明灯。

  三要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鞋子。有的老人一双鞋穿了很多年,鞋底的纹路已经磨没了仍然不舍得换,但鞋在保持躯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的老人衣服松紧大小不合适仍凑合着穿,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