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防燥适当多补水
发布时间: 2022-11-11

 

秋风徐来,暑湿之气渐消,气候变得干燥。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液比中青年人要少15%左右,加上血管弹性较差、血黏度较高,因而燥伤津液后,血液进一步浓缩,在血管中流动速度进一步减慢,一些管径较细的重要血管,比如脑部血管,很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应该注重补水,那么应当如何饮水?
 
首先,饮用何种水较适宜?据研究,自来水烧开后再冷却至室温,最有利于健康。经过烧开后的水,其中所含的气体减少了一半,水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增加,则与人体细胞内水的特性最为接近,因此容易透过细胞膜而为人体吸收。
 
其次,何时饮水较佳?
 
1.睡前:人的血液黏度一般在早晨4点至8点会达到高峰期,之后缓慢下降,所以老年人入睡前,喝下约200-300ml毫升,第二天早晨人体的血黏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2.晨起:清晨起床后空腹时先饮下约300-400ml白开水,既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废物快速排出,同时可有效补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水分不足。也可喝杯低渗盐水(一般是食盐0.5克左右加白开水250毫升)。
 
建议除三餐外,每天还需要另外补充1500毫升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