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午睡养心但要注意午睡禁忌
发布时间: 2022-11-11

 

 

老年人晚上基本睡得很早,应该说是上床很早,因为老年人晚年的时候不会像年轻人一样,夜生活很丰富,老年人的晚年不能说枯燥,但是一定不能使丰富,所以会上床很早,但是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是不好的,有时候躺在床上很久也睡不着,所以在白天的时候是会喜欢午睡的,午睡到底好不好呢!我们来看看吧!

很多人都喜欢在午饭后休息一会儿,这是因为我们体内的生物节律在起作用,是人体保护生物节律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某种变化;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午休已经逐渐演化成为人类自我保护的方式。午睡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让自我得到休息,已达到最佳的状态。

现代的生活节奏特别快,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高峰较明显。也就是说,人除了夜间睡眠外,在白天有一个以4小时为间隔的睡眠节律。专家们认为,人白天的睡眠节律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学习和紧张的情绪所掩盖,或被茶酒之类具有神经兴奋作用的饮料所消除。所以,有些人白天并没有困乏感。然而,一旦此类外界刺激减少,人体白天的睡眠节律就会显露出来,到时候会有困乏感,到了中午很自然地想休息。倘若外界的兴奋刺激完全消失,人们的睡眠值亦进一步降低,上、下午的两个睡眠节律也会自然地显现出来。由于这些因素,造成人们形成这样的休息情形。

午睡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1)止疲劳过度(2)提高免疫力。(3)预防冠心病。午睡是白天最好的休息方式,可防止过度疲劳,有利于身心健康。人的精力在早晨起床后到上午10点左右最为充沛,以后逐渐下降。午睡后,精力又开始回升。资料显示,健康长寿的大都有午睡的良好习惯。午餐后半小时开始午睡,是比较科学的。午餐后为帮助消化,身体会自动改由副交感神经主导,这时睡个短觉,可以更有效地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有这么多的好处,午睡一定要保持好。

当然了老人午睡必须注意的是:(1)午餐后不宜立即躺下睡觉。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一般应食后休息十几分钟再午睡。(2)睡姿应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心脏压力,防止打鼾。需注意的是,坐位及伏案睡觉会减少头部供血,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有的人用手当枕头,伏在桌上午休,这样会使眼球受压,久而久之易诱发眼疾。另外,伏在桌上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也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双手发麻、刺痛。老人午睡注意这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