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之关系
发布时间: 2022-11-11

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周围自然界和人文界的总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成分(或称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自然景观)。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事、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健康是指人体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持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于外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阶段。健康是由人的生理、心理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构成的。健康长寿与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的关系密切。

中国自然环境类型复杂,长寿区多样,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不同,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许多长寿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健康长寿与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加直接,健康长寿水平与土壤、植被、饮食、饮水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受外来影响(包括食物、文化等)较小。这是中国所独有的,也是揭示健康长寿与环境关系的特色所在。

综合分析发现,我国长寿区域的分布呈现六大显着特征:

一是长寿区多分布于南方。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海南、云南、广东和新疆等地。

二是长寿区多沿江河流域分布。百岁老人比例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澜沧江流域。

三是长寿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云南、新疆的长寿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主要为瑶族、傣族、维吾尔族。

四是长寿区多呈聚集性。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于5个条带,即广西巴马——都安——东兰等县的长寿带,四川都江堰——彭山长寿带,云南潞——勐海——景洪长寿带,广东三水——佛山长寿带,新疆阿克苏——阿克陶——吐鲁番长寿带。

五是长寿区多为中、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原地区,多处于气候适宜的低健康风险区。

六是长寿区多为地方病较少流行或没有流行的地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