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老人的衣食住行
发布时间: 2022-11-11

在我国,养生学有“天人相应”之说,即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作为老年人,时值初夏,更应顺应自然,注意养生保健。

衣着

随着早晚温差逐渐缩小,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减衣,不要早晨的厚装到了中午仍捂在身上,弄得满身大汗,这样反而容易着凉。此时着装应以穿衣不出大汗为原则,衣服递减的顺序应由上而下,既养阳又收阴,与大自然保持协调一致。

注意保暖预防中风:初夏时节,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适当调整衣物,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饮食

初夏时节,老人饮食宜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配餐时,可多选用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鱼类、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食物。食用带有苦味的既能清热,又富有营养的苦瓜、苦菜等蔬菜;吃些具有清理肠道功能的萝卜;味甘性平、健脾益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山药等。适当吃些有益气、补血作用的葡萄干;助消化的山楂;养阴生津、滋润肠胃的菠萝;有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的草莓等。多选食含胶质的黑木耳等。

入夏小心脾胃受损: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而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急着吃,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少吃或不吃。

起居

初夏时节,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做些适当的运动。

起睡定时最保健: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人们的起居时间应随之作一些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而且应尽可能地定时起、睡。“定时”是体内生物钟的要求。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至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至6:30。一旦养成定时起睡的习惯,就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体内的生物钟就不会出现“错点”现象,各种生理节律均可安然运行。

出行

外出时应酌情涂用夏季防晒用品。此季节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实践证明,此季节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

适量运动轻快度夏:人在夏季体能消耗大,身体往往比较虚弱,过量的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抵抗力下降,轻者头晕,严重的还会出现昏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应重点“养心”。夏天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很伤身,应以轻松运动方式为主。比如:散步、保龄球、太极拳、瑜伽等较轻松的运动可帮助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的暂时失调和紊乱得到调节和改善。虽然只是轻松运动,但由于夏天气温高、出汗多,运动时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消耗不可小视,一定要及时补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