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益阳气去毒肿
发布时间: 2022-11-11

中医认为: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据《珍珠囊》记载:“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保钾利尿,抗衰老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同时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黄芪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的形成、抗自由基的损伤、抗缺氧、抗肿瘤并能双向调节血糖、血压等,临床多用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另外,由于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良好疗效。

虽然黄芪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它具有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是外感实邪、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疡后热毒尚盛等,均不宜使用。

食疗方

1、黄芪红枣茶

黄芪30克,红枣15克。黄芪红枣清洗干净,红枣去核,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少量多次服用。

功效:补气益血。适用于病后体虚,气血不足;或妇女月经过多,气血亏虚,少气懒言、面色恍白,气短乏力。

2、黄芪丹参饮

黄芪60克,丹参30克。洗净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分两次服用。

功效:补气活血祛瘀。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之气虚血瘀,胸闷、心悸、气短、乏力。

3、黄芪人参饮

黄芪30克,人参10克。黄芪人参洗净,加适量清水,隔水炖。先大火煮沸,小火慢炖1小时。晚上临睡前服用。

功效:补气升阳。黄芪能补益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与人参同用,能增强补气的功效。适用于病后气虚体弱,中气下陷,久泄脱肛、妇女子宫下垂。

4、黄芪麦冬生地饮

黄芪30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洗净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每天少量多次饮用。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口干咽燥,舌红苔少,大便秘结,同时有帮助降糖药降低血糖的作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