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法解酒
发布时间: 2022-11-11

中药中能治疗酒精中毒的方药不胜枚举,在日常中也是可以适当使用来解酒醒脑,减轻酒后的不适。

葛根(花)

性味甘平,善解酒毒,也可用于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醒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可以治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也有醒酒作用。

一般使用酸枣葛花根解酒,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此外,葛根30克,加水适量,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很好,而葛花解酒用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更佳。

高良姜

别名风姜、良姜,味辛性温,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本草从新》载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大明本草》有“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记载。在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的时候,可以取本品10克~l5克,煎服。如果寒重,可与法夏、生姜、香附同用。

白茅根

别名茅根、茅草根等,其性寒味甘,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本草纲目》有“止吐衄诸血及解酒毒”的记载。本品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吐血、衄血、急性肾炎水肿、黄疸等症。若解酒,可用本品15克~30克,煎服,鲜品倍用。若治饮酒太过,伤及胃络致胃出血,可与仙鹤草、地榆、蒲黄同用,或单用,采用鲜品效果更佳。

丁香

别名公丁香,味辛温,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胃寒所致呕吐、呃逆及肾虚阳痿等证。《大明本草》有“治冷气、杀酒毒”的记载。治饮酒所致呕吐、身寒等证,可单用,或与人参、生姜、法夏、柿蒂配用。预防酒精中毒,可用本品3克~5克,泡茶饮。

桑椹

别名桑果、桑枣、桑椹子等,其性寒味甘,具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以及解酒的作用。《本草纲目》谓其捣汁饮,能解酒中之毒。本品可治眩晕、失眠、消渴、便秘,及风湿关节炎。解酒可取鲜品100克,捣汁或煎服,若烦渴严重,可与麦冬、玉竹、天花粉等配合。

淡竹叶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等,其性寒味甘淡,有清热除烦、利尿的作用。可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症。治酒热烦渴、小便不利的时候,可用本品30~50克,煎服。此外也可以与菊花、薄荷同煎当茶饮,可预防酒醉。

乌梅

别名酸梅、干枝梅,其性温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主要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消渴、蛔厥,以及便血、崩漏等。因其味酸能化生津液,可用于酒热烦渴等证。实验证明,本品有抗过敏作用,对饮酒所致过敏,如荨麻疹尤为适宜。本品可单用,每次30克,煎服。此外,也可以与生地黄、麦冬、葛根、花粉同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