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远离食物中的抗生素
发布时间: 2022-11-11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继超含量抗生素残留物“抗生鸡”事件发生后,德国食品领域近日又爆发了“抗生猪”丑闻。最新一项抽查结果表明,在德国,超市中有四分之一的生鲜猪肉含有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

近年来,“抗生禽畜”、“耐药宝宝”、“超级细菌”“抗生人畜”的致死率在全球逐年增多。随着对滥用抗生素弊端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品,可很多人却不知道,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抗生素,隐藏在各种肉类、蛋奶、鱼虾等食品中。

鱼肉蛋奶最易“有抗”

提及“有抗奶”,很多人可能有些印象,其近些年来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有抗奶中的“抗”是指用来治疗病牛所用的各类抗生素。奶牛每到换季容易患上乳腺炎,并且采用机械榨乳也比人工挤奶使乳牛更易患乳腺炎,注射抗生素能使病牛尽快恢复健康。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奶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牛奶会残存着少量抗生素,这种奶不能作为食用奶原料进行加工生产。

其实,有抗食品不仅包括有抗奶,只要是人类饲养的绝大部分动物都可能被喂养抗生素,如各种家禽、家畜、鱼类等。因为抗生素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饲养和渔业养殖。

再比如养鸡,鸡容易得肠道疾病,一得病就会几天不下蛋,防病、治病是最要紧的事,所以要经常在饲料里添加红霉素、土霉素预防。

长期食用含抗生素食品危害健康

动物产品抗生素残留量一般极低,对机体的直接毒性也很小,但长期食用后可在体内蓄积,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人们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耐药性会不知不觉增强,一旦患病时再使用这些抗生素则无济于事。

多种措施抵制抗生食品

从猪内脏鉴别“抗生猪”

猪肚:“抗生猪”呈黄色,“无抗猪”呈白色;

猪脾:“抗生猪”上有黑点、长度偏长,“无抗猪”脾脏无黑点,“体型”偏短小;

猪肝:“抗生猪”偏红色,表面光滑;“无抗猪”呈淡黄色,表面粗糙。

猪肉口感各异:“抗生猪”煮熟后没有香味;“无抗猪”味道香,肥肉爽滑,瘦肉无纤维渣。

注意识别“无抗”标志

在购买食品特别是乳、肉、蛋等畜产品时,不仅要选择品牌和生产厂家,还要留心包装上是否具有“无抗生素”的相关标志或说明。在选择食品时,尽量选择大品牌的产品,现在有的牛奶已经开始加注“无抗”的标志了。

多运动多喝水

平时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可以帮助人体保持健康的状况,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肉类食物充分加热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注意在食用肉类前对其充分加热,并注意厨房卫生,防止肉中细菌污染其他食品。

专家观点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抗生素是一种提高身体抵抗能力的“灵丹妙药”,实际上抗生素不但不会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还会使某些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

《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普通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不适用抗生素,建议患者多喝水、多休息,通过自身的免疫能力使身体恢复健康,或者服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自然草药,只有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请医生开抗生素药物。

抗生素慎用不等于不用,抗生素在病菌引起的感染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