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
发布时间: 2022-11-11

急性心肌梗死(曾称为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发展到到严重阶段的一种类型,目前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高,是一种严重危重人民健康的心血管急症。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或营养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病人目前已有9000万人,吸烟人数3.2亿,居全球第一。高血脂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冠脉断流,心肌细胞缺血坏死。

冠心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不是必然结局。有许多冠心病病人长期坚持服药,适度锻炼,改变生活方式,避免诱因,能带病生存,并不发生心肌梗死。90%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与梗塞心肌相对应的冠状动脉血管在原有狭窄基础上,突然发生血栓,导致血管阻塞。

1、先兆表现出现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就诊,坚持服药,避免病情加重。

2、一旦出现心梗起始状态,必须紧急治疗。因为50%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于发生起始症状后的头2小时。

3、安静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不要随便搬动病人。

4、吸氧气,改善心肌供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