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养老院的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 2022-11-21
3月28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1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与会嘉宾围绕制度设计、激励机制、产品准入、投资监管等方面,共同探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建议,个人养老金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从覆盖范围更广泛、缴费方式更便捷、政策支持更宽松、产品供给更丰富、运行方式更自主、信息系统更兼容等方面来增加包容性,支持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围绕延迟退休实施后个人养老金缴纳与领取的算法梳理和场景分析,探讨了通过明确构建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税收政策和发展方向,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宏微观资源的平衡发展。
  在专题演讲环节中,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指出,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激励型养老金的条件,应当建设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养老金积累是一场持久战,养老金体系的建设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呼吁大家要理性看待第三支柱的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基于当前第三支柱养老金所面临的问题,建议应当重视第三支柱保障作用、明确第三支柱发展定位、丰富第三支柱发展方式、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以及加强养老保障教育宣传。积极发挥银行业协会平台作用,加强各方沟通、交流与协作,做好政策宣导,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
  鉴于保险行业在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中的优势,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建议,以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初期的产品主体,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指出,目前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亟须解决的三大矛盾分别是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与发展缓慢的养老保险间的矛盾、客户养老需求与保险产品供给的错配矛盾,以及千辛万难的税延政策和备受冷遇的税延产品间的矛盾。她建议保险公司从转变经营理念、创新产品供给、优化支持政策三个方面入手,解决市场矛盾,找到发展第三支柱的路径。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保险资产管理业在第一、第二支柱管理过程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条件也意愿有能力有优势更好参与第三支柱的建设。保险资产管理业未来将从养老金受托管理、养老资管产品创新、养老金投顾咨询服务等方面深度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履行市场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窦玉明提出,发展个人养老保险应当从提高操作便利性和提升投资回报率入手。他强调,目前我国互联网科技处于世界前列,应当充分调动我国互联网及金融科技方面的能力,不仅可以实现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也能大幅降低头部的服务成本,从而为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者创造更便利更优质的投资服务。
  作为中国养老金融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始终秉承着“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的宗旨,在养老金融领域中不断凝聚各方智慧,论坛未来也将继续为中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