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3家公办养老机构入选国家优秀改革案例
发布时间: 2022-11-21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的通报》。按照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系统比对、部门联审、网站公示等程序,遴选出了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等49家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江苏3家单位上榜。

  江苏入选的公办养老机构分别为:

  江苏省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

  经验做法:2013年起,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在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将670张床位尝试公建民营,先后通过公开招募、综合评审、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引进三家民办养老机构。7年来,三家公建民营机构积极依托该院公办养老机构资源优势,与该院一道,合力打造“一院两制”、优势互补的祖堂山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为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保证公办养老机构功能的发挥,凸显政府在机构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性;二是破除公办养老机构双轨制,提高机构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三是推动了养老机构的市场化运行和管理。

  江苏省苏州爱心护理院

  经验做法:苏州爱心护理院于2006年成立,从初期的100张床位,发展到目前具有410张床位,入住率达90%以上。该机构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护理院、养老服务机构规范要求建设运营,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提供较好的机构养老场所;逐渐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形成行之有效、可以推广复制的系列标准化工作制度;注重队伍建设,持证上岗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打造业务精湛的医护人员和管理团队;先后连锁经营7家养老机构、26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经营总床位2310张,并整合资源向社区、居家等领域拓展,打造“和源爱心”品牌。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慈颐康园老年养护中心

  经验做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慈颐康园老年养护中心是淮安市首家公建民营改革机构,向社会开放6年来,机构入住率已超过75%,其中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近80%。颐康园结合淮安实际,探索形成“136”服务模式,从制度建设、设施配置、人员配备、服务流程、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探索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更好满足入住老年人医养需求,颐康园在设立医务室基础上扩建护理院,设置内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科室,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