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浈江“五个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2022-11-21
  近年来,韶关市浈江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当地老年人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目前浈江全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家,风采长者饭堂10家,养老机构13家(其中公办1家、民办12家),惠及老年群体1.8万人,占比30%。

浈江区一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着力推进居家养老全域覆盖,基本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浈江区高标准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区财政按照28万元/年/间的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服务能够向居家老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购、助残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浈江区还出台了支持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规范等配套文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社会化运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浈江全区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家,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人3065人,基本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着力完善为老助餐体系建设,解决居家老人“一餐热饭”难题

  浈江区深入推进以“配餐企业集中配送、长者饭堂合理布局、助餐服务点就近用餐”为主,以社区服务、邻里互助、为失能老年人送餐入户为辅的助餐模式,着力解决居家老人“一餐热饭”难题。目前,全区共有风采长者饭堂10个,已有14040名老人享受用餐服务。

  此外,当地还加大老年人用餐的财政补助力度,配餐企业每日提供午餐和晚餐,餐标为10元,其中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和高龄老人(80周岁以上),自付6元/餐,财政补贴4元/餐;其他老人(60周岁以上80周岁以下)自付8元/餐,财政补贴2元/餐。

老人们在长者饭堂用餐
  当地还鼓励具备资质的社会餐饮企业、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为老助餐,通过市场化、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提高助餐质量。目前,由政府给予餐饮配送企业购买服务费1万元/月,给予每个配餐点购买服务费用0.8万元/月,给予社工机构运营的长者饭堂补助18万元/年。

  着力支持民办养老产业发展,打造新型养老产业园

  近年来浈江区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机构改革,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办理手续流程,将许可制改为备案制,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数字)电视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推动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格局,全区已建成运营的民办养老机构12家,总计提供床位1609张、收住老人845人。

  同时,通过招商引入韶关南菩启仁医院有限公司,浈江区盘活闲置建筑资产近2.7万平米,建设医康养护产业园,打造四位一体新型养老产业园,目前已经投入试运行。

  着力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浈江区着眼健全培训实训体系,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开展家政、养老服务等就业技能培训,依据护理人员的年龄、专业、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及所在岗位职责要求,分层分类有针对性的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并将医疗救护和养老服务纳入培训课程,进一步提高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今年以来,浈江区组织区内13家养老服务机构共211名工作人员参与养老护理知识培训。

  着力健全养老机构监管体系,强化服务安全质量监管

  浈江区出台了《浈江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由浈江区民政局牵头,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协助检查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联合检查+不定期突击检查”的方式,强化养老机构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及时通报检查结果,督促养老机构整改。

强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

  今年以来,浈江区共检查出养老机构服务安全质量隐患问题26项,已督促跟踪养老服务机构限期整改到位。

  浈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当地将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业改革,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