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破解养老服务难点痛点堵点!《山东省养
发布时间: 2022-11-21
326日下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山东省人才发展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介绍。

  山东省自1994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且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趋势。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2000多万,总量居全国首位。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仲泉在会上表示,《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对于破解养老服务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促进和保障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养老服务发展定位

  山东省养老服务工作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明确发展定位和各方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十分重要。条例规定,养老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服务发展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保障基本的原则。同时明确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将养老服务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经费。

  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和建设要求

  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础。聚焦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不足、应建不建、建而不交等问题,条例从设施用地、配建标准、设施建设、设施移交等方面,明确了部门职责,细化了工作程序。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要求设区的市、县(市)政府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的总体布局、用地规模,纳入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同时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落实责任进行了细化,规定自然资源部门依法对配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予以核实,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突出养老服务关键领域和重点内容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施策。一是把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作为工作重点。对于居家社区养老,既强调政府履行兜底职责,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又注重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对于机构养老,从登记备案、人员配备、服务标准、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对于医养结合,注重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加强衔接配合。二是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对养老机构依法处置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明确了责任。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农村养老中的职责,建立城市与农村养老服务对口支援和合作机制,改善敬老院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确保应养尽养;鼓励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建设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

  完善扶持保障和监管措施

  坚持扶持引导和监督管理并重,推动养老服务增加供给、提质增效。一方面,针对养老行业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慢、利润低、融资难等问题,从资金扶持、税费减免、慈善公益、人才保障、金融保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另一方面,从部门监管、标准体系、质量评估、投诉处理、人员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监管措施,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

  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

  《条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建设配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按照规定移交以及养老服务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设定了处罚条款,量化了处罚标准;对政府及有关部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设定了处分措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