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每个街镇将建一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11-21

每个街镇建设至少1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处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1000平方米。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印发《广州市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动每个区选定3个街镇开展示范试点并确保2020年底前投入运营。

《行动计划》要求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基础上,统筹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将街镇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升级打造为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拓展全托、日托、助餐配餐、“家政+养老”、家庭养老床位、医养结合、辅具租赁等功能,增加中心城区嵌入式、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

按照《行动计划》要求,广州市将全面放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社会力量成为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主体,培育一批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在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为市场解绑,精简开办建设程序,提供优惠扶持政策,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全面摸查、挖掘公有房产,整合利用社区内各种闲置、存量设施等可利用资源举办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根据辖区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为有需要的老年人重点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和到户式综合养老服务。同时,还计划推进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村居设立服务站点,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在建设中,将整合已有资源,由“1”放大到“N”。强化与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等医疗服务设施衔接融合、临近布点、服务转介。依托市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市居家综合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及物联网等网络手段和电子设备终端,为老人提供紧急救援、安全防范、电子围栏、跌倒报警、远程照护等智慧养老服务。统筹设置养老机构食堂和长者饭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设置独立法人的护理站或与周边护理站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营养指导、社区康复指导等服务。强化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居家老年人进行必要的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提供与机构养老床位相配套的全天候、全方位居家照顾服务。

据介绍,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可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资金资助等政策,符合条件的还可以按规定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机构,依法设立医疗机构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