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养老机构不少入住率不高
发布时间: 2022-11-21

 

中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状况,在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引发全民关注。泉州作为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目前的养老状况又是如何呢?
 
记者从泉州市老龄办了解到,根据2012年度老龄事业统计数字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本地户籍口79.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1.5%。老年人口数比上一年增加3.4万人,人口老龄化比例比上一年提高0.5个百分点。老年人口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12.1万人,百岁及以上老人,泉州共有249人。
 
11.5%的比例,说明几乎每10个泉州人中就有1个老人。同样来自老龄办的数据则显示,泉州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包括福利院、福利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含在建)等共110家。但以床位来说,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只有11.5张。按照有关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要达到30张以上,目前泉州市的水平与目标仍有差距。
 
泉州的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到什么水平?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什么制约因素?如何更好地让老人“老有所乐”?业界人士对此做了探讨。
 
现况 泉州养老模式在“有益”尝试
 
目前泉州市养老服务主要有三种模式: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主要为城乡“三无”老年人、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民办机构,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人提供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主要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泉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经在泉州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模式1:城市社区覆盖“居家养老”】
 
泉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商黎霖介绍,当前泉州市有城镇社区400多个,目前已经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城市社区全覆盖。她介绍说,居家养老模式,就是社区帮忙牵线搭桥,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各种方便服务。根据有关要求,每个社区的养老服务站要配备日间照料室、老人活动室等场所,并且要与7家以上的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尽可能地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购等生活服务。
 
 
“我们社区的老人活动场所是比较多的。”泉州丰泽街道东涂社区有关负责人林女士告诉记者,除了日间照料室,该社区还有老人活动室、食堂配餐室、福乐健身站等场所。“我们拥有一些康复器材,能够为一些残疾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保健康复培训。”她说,该社区活动场所较宽敞,为老人提供的文体活动比较多,比如跳舞、书法等等,还会定期举办培训课程或者交流活动。“一些社会服务窗口,都与我们有协议,会优先为老人提供服务。”林女士说,如社区内的卫生站,能为老人提供免费测量血压等服务,并且帮助社区建立老人健康档案。
 
在丰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则有约400平方米,设有夕阳红餐厅、日间照料室、棋牌室、多功能厅、理疗保健、养生茶座等场所。
 
另据介绍,一些社区正在摸索实践“时间储蓄”,即社区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病残老人服务,对服务时间和内容予以记录,转换为相应时间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